新春走基層·記者體驗360行|巡檢基站3個點位2萬步——記者“信號衛士”體驗記
新華社重慶2月3日電 題:巡檢基站3個點位2萬步——記者“信號衛士”體驗記
新華社記者田金文、沙青、於曉蘇
春節期間,網絡流量大增,基站的負荷也隨之加大。負責守護通訊基站的“信號衛士”們,如何保障節日網絡暢通呢?
大年二十九下午一點,記者有幸走近5G網絡運維員,來到中國移動在重慶幾處景區的通訊基站。記者跟隨去了3個點位,就耗時5個多小時,手機運動步數顯示接近2萬步。
“節日期間保信號尤其重要。今天有特種作業,環境較複雜,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在重慶洪崖洞景區的一處通訊基站,運維員劉競坤讓記者擔任現場安全員,並從各類操作設備的正確使用到各種可能出現的網絡問題識別,向記者進行了細緻的培訓。
“室外維護基站第一步,先拿錐桶將基站圍起來,拉上警戒線,這裡人多,注意安全。”劉競坤一邊幹活,一邊講解。記者拿起測電筆,目光緊隨着電筆在電杆上緩緩移動,牢牢盯着指示燈。“經過檢查,沒有漏電,可以正常作業。”記者大聲說道,聲音裡帶着一絲緊張後的放鬆。
運維員陳健早已穿戴好專業的安全護具,向現場安全員展示了登高作業證後,便手腳麻利地爬上了10幾米高的電杆。
“重慶下雨天氣比較多,設備長期暴露在外,可能會進水導致失靈,這就是手機信號變差的原因之一。”陳健說,設備固定至少要纏7層絕緣膠帶和防水膠帶,才能確保安全。
記者跟隨運維員來到重慶解放碑附近一處高樓頂端的室外基站。乘電梯抵達頂層後,眼前是一條狹窄昏暗的樓梯。衆人小心翼翼地拾級而上,爬上天台。樓頂上轟鳴聲不斷,好似置身大工廠。靠近基站,途中不時要跨過佈滿灰塵的粗大管道,每一步都走得格外小心。
現場大家分工明確,有的蹲下身子,仔細檢查線路連接是否牢固,每一個網絡接口都要反覆查看;有的拿着專業的測試儀器,測試信號強度,眼睛緊盯着儀器上的數據,不時在本子上記錄着。整個維護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着,雖然環境嘈雜,但每個人都全神貫注,生怕錯過一點隱患。
在去往解放碑地下環道機房的路上,記者看着眼前迷宮似的岔路口,不禁犯起了難。
記者疑惑地問道:“這裡面有多少條岔路啊?” 一位運維員笑着回答:“連上車庫和支路,大概有幾十條吧。”記者好奇地追問:“走錯了怎麼辦?”另一位運維員打趣道:“走錯一條道,3000步打底,你就當鍛鍊身體啦。”大家都被逗笑了,緊張的氣氛也瞬間緩和了許多。
燈光在黑暗中閃爍,運維員們聽着地面上車輛駛過發出的噪音,不時還要打開手電筒細細查看網絡線路。
“這裡是網絡覆蓋的難點,車輛穿梭頻繁,如果網絡出現問題,不僅會影響遊客的通訊,還可能對交通安全造成隱患。” 劉競坤嚴肅地對大家說,“必須仔細仔細再仔細。”
“我們日常巡檢,每人每天至少得走上3萬步,重慶這個地形走起來也是挑戰。”運維員向記者分享,“好多基站都在地鐵下,爲了不影響地鐵的正常運行,我們只能選擇在凌晨,等地鐵停運、乘客散盡再去作業。”
幾小時的體驗結束後,記者深刻感受到了5G網絡運維員工作的艱辛與不易。爲了保證人員密集地區網絡全覆蓋,大家上網衝浪不掉線,他們手拿通訊工具包,穿梭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默默守護。
臨走前,劉競坤臉上露出憨憨的笑容:“保障通訊網絡安全,遊客們能順暢使用,就是我們節日收到的最好禮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