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丨田橫島“掌燈人”點亮“星光一片”
楊明清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嬙
隆冬時節,晨曦微露,田橫島尚在沉睡,宋林就開啓了每日的電力巡檢。
10臺變壓器、26基高壓電線杆、綿亙5公里的架空線路,還有那條3.1公里的海底電纜,是他巡檢的關鍵要點;12家旅館飯店、300餘戶居民家中的電器與線路,他熟稔於心。
國網青島供電公司電工宋林,是土生土長的山東青島田橫島人。16年前,村裡的老電工退休,海島電力設施的日常運維、居民用電線路維修成了棘手難題。彼時年僅20歲的宋林回到家鄉,接過了老電工的接力棒。此後,一個工具箱、一輛巡檢車、一座離岸數公里的海島,勾勒出宋林16年的工作圖景。
大年初四,記者乘船登島,正巧碰上從島外採購物資歸來的宋林。身着國網綠工裝,揹着一卷電纜。他說:“從島外帶了一卷電纜回來,以備搶修時用。”
多年來,立杆架線、供電線路檢修早已是宋林的日常。從最早徒步巡檢,到後來藉助三輪車,再到如今自掏腰包購置巡檢車,巡檢的方式在變,他守護海島光明的初心從未更改。
下船後,宋林顧不上回家,即刻開啓巡查模式。海島西側海岸邊,十幾米長的跨海電纜橫臥海岸線,對島上居民而言,這是輸送光明的“生命線”,守護它更是宋林等供電人的核心任務。寒來暑往,宋林每天都會着重查看這段裸露的電纜,浪潮經年累月的衝擊、海水無情的腐蝕氧化,堅固的混凝土防護層時常被海水沖掉。
“大風天最讓人揪心,大浪對電纜破壞極大。”宋林悉心清理掉附着在電纜周圍的綠藻和礫石,減少電纜磨損。春節期間,巡查島上供電設施是重中之重,從海底電纜到全島用電安全,他每日兩次巡檢,一直要持續到正月結束。
完成海纜巡查後,宋林踏上巡島之路。島上的每一根電線杆,於他而言都似老友。海島電工技術難度高、作業環境嚴苛,日常還滿是瑣碎與單調,宋林卻樂在其中,“與外面比,小島生活略顯枯燥,可這兒是我的家、有我的根,我會一直堅守。”宋林頭戴安全帽,揹着沉甸甸的工具包,腰間懸着繩索與金屬腳釦,這身行頭,承載着守護海島光明的重任。
數九寒冬巡檢,是一年當中最艱難的時刻。“凜冽海風呼嘯而過,瞬間就能穿透衣裳,寒徹骨髓。”宋林一邊說着,一邊檢查島上的變壓器。檢查完畢,宋林徑直前往村民於勝鋒家。
這兩年,島上倡導電採暖改造,很多島民家中新裝了電採暖設備,讓用電量和宋林的工作量激增,尤其是春節期間,島上用電量是平時的兩倍,跳閘情況時有發生。島民於勝鋒家上週剛安裝好電採暖設備,今年女兒女婿、外孫外孫女都回到島上過年,家裡用電負荷大增,宋林隔三差五就要上門檢查一下用電設備和線路,確認正常後才安心。
“大林這孩子,熱心腸得很,總想着我們,待我們就跟自家人沒啥兩樣。”於勝鋒說。
不知從何時起,島上流傳着一句話:“要是村裡少了一個人不行,那準是大林。”歲月流轉,他與海島的居民早成了親密無間的親人。在田橫島居民的心中,“大林”是用電保障的代名詞,是點亮田橫島的“掌燈人”。
站在村裡的小碼頭上,潮水持續沖刷着岸基,海面仿若無垠的墨色綢緞。記者回首望去,小島人家,燈火亮起……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