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誠迎鬼月 香爐見端倪
農曆7月鬼門開,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舉行開鬼門儀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兩岸擁有「鬼月」歷史文化與信仰活動,雛型胚發於南朝梁武帝蕭衍設壇舉辦盂蘭盆法會,以「諷經施食」儀式達致「救濟幽冥」之目的,應無誤謬。除大陸因文革十年處於祭祀真空期之外,「安息亡魂」、「崇祖敬天」向爲炎黃子孫根深蒂固之傳統習俗。
無論戶外墓園或陰廟、陽廟,舉凡子孫、信徒舉香齊額膜拜敬奉神鬼先人之餘,皆須將香柱置放香爐恭請受祀者「吃香火」,藉此「心假(非真假義,乃憑藉義)香傳,以香達信」。香爐類如盂蘭「盆」,皆爲獻饗受祀者之食器,理應維護乾淨,聊表寸心。然筆者屢次親睹墓園及廟宇之香爐被插置香菸,任其姿態橫七豎八,觀感等同棄置垃圾,分明褻瀆不敬!
筆者請益相關人士。某廟主委解析:「此舉堪比倒插三炷香,屬挑釁行爲。」金紙店老闆評斷:「常例不應如此,特例則在當下情況緊急,肇因身邊無香,故以香菸替代,譬如同袍戰死沙場,不得不爾。」有人或曰:「無非孝敬神鬼與滿足嗜煙之往生者。」然而,即便逝者生前煙不離手,飲畢孟婆忘魂湯之餘,前世記憶即失,輪迴重生若能斷戒菸史,豈非有助來世身心健康?
劉向《說苑.敬慎》訓示:「存亡禍福,其要在身。聖人重誡,敬慎所忽。」是故隨意將香菸置於香爐之舉措,理應防微杜漸。福建省仙遊縣有座廟宇,門前對聯所書極是:「做事奸邪,任爾焚香無益;居心正直,見吾不拜何妨?」諸衆若能進階向龍山寺、行天宮「廢除焚香燒紙以利環保」政策看齊,戮力提升空氣品質,亦也無損諸神、祖靈慈悲喜捨之庇祐。
《禮記.祭統》:「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陽世子孫祈求驅邪避災,唯有慎獨存誠,履善歸真,道事合一,必能顯祖揚佛,竭盡「了悟生死、民德歸厚」之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