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控股,又出大事了!
2月19日,新城控股內部發文宣佈免去毛峰副總裁職務,同時解除其兼任的地產開發事業部蘇皖大區總經理職位,由莊金龍接任。
這一人事變動成爲觀察新城控股近年來組織震盪的典型樣本——在行業下行週期中,這家曾以“高週轉”著稱的房企正通過激進的人事變動和架構調整,試圖重構管理權柄。
毛峰自2002年加入新城控股,從常州公司基層起步,歷任蘇南區域總經理、地產開發事業部副總裁等職位,2021年隨大區合併轉任蘇皖大區總經理,同時兼任集團投資與產城業務負責人。在毛峰任內,蘇南區域2019年以超200億簽約回籠額創區域紀錄,其個人曾獲集團“金駱駝獎”,成爲新城“老臣”代表。
然而,隨着2021年住宅與商業開發事業部全面合併,毛峰的職權被大幅削弱——原蘇皖大區總經理鄭福權雖保留法人身份卻淡出管理,毛峰雖保留頭銜卻需直面業務資金壓力與銷售下滑的雙重挑戰,這一調整一度被業內視爲新城控股“聚焦效率”的戰略縮影。
新城控股自2020年起啓動組織架構調整,將住宅開發14個大區與商業開發4大區域整合爲10個大區,2022年進一步合併爲8個大區,2024年滬蘇大區併入江蘇、西南大區也併入西北。這一過程中,管理團隊劇烈震盪:2021年僅住宅開發板塊便裁撤7118人,2018-2023年累計裁員超7500人。
據內部人士透露,合併後的大區總權力高度集中,部分大區幾乎形成了大區總的“一言堂”。
毛峰在新城老員工中的口碑不錯,至今還有很多蘇南老員工懷念毛峰。他的離任具體原因不詳,但業內猜測,或與新城控股深陷的“王振華後遺症”密切相關。
2019年王振華因猥褻女童入獄後,公司緊急剝離其影響力,高管團隊頻繁變動:2020年聯席總裁陳德力、袁伯銀相繼離職;曾經喊出“新城是全體新城人的新城”的總裁樑志誠也疑因戰略分歧於2022年辭職;2024年副總裁倪連忠被免職並移送司法機關,董秘陳鵬也離職。
值得注意的是,王振華案客觀上爲新城爭取了調整時間——其子王曉鬆掌舵後暫停拿地、加速去槓桿,使公司成爲少數未公開債務違約的房企。
儘管人事動盪不斷,新城控股仍試圖通過年報數據展現韌性:2025年1月份儘管商業運營收入達11.62億元,但合同銷售金額僅實現10.17億元,比去年同期下跌72.45%。
這次毛峰的離場,是否預示着新城控股陷入“規模收縮—效率下降—加速裁員”的惡性循環?當行業洗牌進入深水區,這家曾以“駱駝精神”著稱的企業,或許正面臨比王振華案更嚴峻的生存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