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學童路口危險多 減速丘設計成隱憂
民進黨新北市議員顏蔚慈13日在議會質詢。(張鎧乙攝)
新北市政府推動「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劃」,力求打造行人友善城市。不過,民進黨議員顏蔚慈今(13)日在議會質詢時指出,現行減速丘設計與路口照明仍有安全隱憂,若未整體檢討與改善,恐淪爲「友善口號」。她呼籲市府應全面檢討減速丘設計、優化照明與增設路口預告號誌,讓學童上下學真正走得安心。
顏蔚慈指出,臺灣機車族衆多,傳統減速丘雖能迫使駕駛放慢速度,但也造成噪音干擾與雨天打滑等問題。她舉例,日前交通局在蘆洲召開校園交通改善說明會,當地保佑里長李紹和當場反映鄰里心聲,盼市府正視減速丘引發的安全疑慮。
顏蔚慈進一步提到,桃園市近年推行「組合式塑膠減速丘」,卻在上路後短短1周內發生3至4起摔車意外,民衆痛批「路障比減速還危險」;反觀臺北市採用「柏油瀝青一體成型」設計,坡度平順、摩擦係數穩定且標示清楚,安全性與舒適度都更佳。
她強調,新北在未來設置減速丘時,應依據道路條件、交通量及機車使用特性,採取更安全的材質與設計,兼顧降速與行車穩定,避免「爲了安全反成風險」。
顏蔚慈指出,目前新北市共有逾3萬處路口,其中約8成爲無號誌路口。許多學校周邊仍缺乏明顯的「行人預告標誌」與「減速提示」,駕駛常在進入路口時才發現有學生穿越,風險極高。
她呼籲交通局應優先針對學區與高風險路段,增設「路口預告號誌」與「行人警示標誌」,透過提前視覺提醒,迫使駕駛在進入路口前就主動減速,形成預防性安全機制。
針對夜間視線不良的問題,顏蔚慈指出,交通部今年推動的「道安3支箭」政策已明確要求地方政府強化行穿線照明,並納入「永續提升人行安全計劃」。然而新北部分LED照明效果不彰,「路口再亮,還是照不到孩子」。
她建議市府重新檢視全市路口照明規格,採用黃白光對比與智慧調光系統,提升駕駛對行人及路口環境的辨識度,減少夜間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