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推在地課程 交通安全向下紮根

新北市教育局16日在道安會報進行「新生報到‧守護上學路」專案報告。副市長陳純敬(左)表示,期待能借此培養學童正確用路觀念,讓交通安全向下紮根,守護孩子平安上學。(柯毓庭攝)

新北市教育局16日在道安會報進行「新生報到‧守護上學路」專案報告,期待透過課程研發、師資培育及環境改善3方面並進,營造安全的人行環境。副市長陳純敬表示,新北市各級學校優先加強學童交通安全教育課程,運用在地化教材與沉浸式教學,期待能借此培養學童正確用路觀念,讓交通安全向下紮根,守護孩子平安上學。

教育局指出,新北市各級校區推動道安,面臨困境是交通部課程模組屬於全國通用,需要建構系統性、在地化的交安教材與指引,並且學校人員更迭頻繁,交通安全專業待提升外,學校通學環境也有待優化改善。教育局爲此推動道安輔導支持策略,期待透過課程研發、師資培育及環境改善3方面並進,並結合跨局處合作,營造安全的人行環境。

改善3方面部分,教育局推出逐步推動國小至高中各年級每年4小時的交通安全課程,並首創國中小在地交通安全教學示例、編列屬於新北市的交通安全教材,另帶學童走出校園,以分年齡層不同重點的方式協助學童學習道安,並培訓學校交安人員,跨局處改善通學巷弄、廊道。

教育局希望未來能夠以在地化模組爲經,108課綱素養導向精神爲緯,型塑以人爲本的用路文化。陳純敬指出,除交通安全向下紮根,同時亦需持續支持導護志工能量,並運用科技執法,降低事故風險。

民進黨議員鄭宇恩表示,除加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透過情境模擬、實地演練,讓孩子在日常中養成正確習慣,若家長與社區也一同參與效果更好。另許多學校周邊的人行道尚未改善,更重要的是和周邊住戶保持溝通、爭取共識,才能真正落實改善措施,也呼籲市府應建立追蹤機制,確保各校改善進度不會延宕。

國民黨議員江怡臻說,市府針對學童安全,以通學巷等硬體、交通安全教育軟體雙軌並進。國高中生搭乘公車或捷運通學,也時常騎乘YouBike,這些轉乘點的安全設施和使用教育都必須進一步串聯;此外,不僅學校本身的導護人力,也可結合家長會、里長、志工們共同參與,大家一起落實交通安全,結合社區進行通學路線模擬,才能補強課堂上單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