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推基礎建設 侯友宜:看得見的工程化為市民幸福感
新北市工務局推動的「A3計劃道路」,以雙向四車道的規格,不僅解決目前的交通壅塞,更是串聯105市道高架工程預作準備,打造林口完整的交通骨幹。圖/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長馮兆麟今在市政會議中,以「看得見的基礎建設,串聯城市幸福與感動」爲題進行專案報告。他指出,市府將生硬的基礎建設轉化爲市民「感受得到」的幸福溫度,從微觀的校園通學步道,到宏觀的跨市交通動脈,逐步描繪出一幅400萬市民共同參與的城市藍圖。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會中強調,新北是全國基礎建設做得最好的城市之一,感謝工務局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持續推動大型工程。他表示,城市發展必須仰賴完整的交通路網與智慧化規畫,除了捷運七線並進,第二行政中心也將在明年搬遷啓用,結合防災應變、戰情中心、智慧醫療與食安監控等功能,與第一行政中心相互支援,平衡溪南、溪北的公共服務,守護市民安全與安心。
侯友宜提到,淡江大橋年底將完工、明年上半年通車,可望終結淡水、八里居民的塞車之苦;105道路年底也要如期開工,中正橋改建將全面啓動,這些重大工程將強化新北交通骨幹。他指出,財劃法通過後,市府將大幅加大基礎建設投入,2026年起道路與附屬設施養護預算將增加逾10億元,改善人行道與校園通學廊道,讓市民每天出門更有感。
馮兆麟則以「通學廊道安全改善計劃」爲例,說明市府跳脫傳統思維,將「人本精神」與「在地美學」深度融合,目前已完成90所校園周邊優化,目標在115年達到百所。他舉新北高中爲例,不僅拓寬人行道至150公分,方便輪椅及嬰兒車通行,還融入校園椪柑文化意象;蘆洲國小周邊改善後,更串聯捷運、學校與涌蓮寺,形成完整「步行生活圈」,受益的不只是學生,還擴及居民與香客。
他強調,若通學廊道是城市的微血管,區域交通路網則是主動脈。以林口「A3計劃道路」爲例,將以雙向四車道銜接105市道高架工程,紓解交通壅塞並支撐新興產業聚落髮展。馮兆麟最後表示,每一項工程背後牽動龐大預算與工法,但市民最在意的仍是生活是否因此更便利、更安全。「看得見的建設」最終要轉化爲「感受得到的幸福」,讓城市進步不僅是硬體堆疊,更是文化與美學的體現。
淡江大橋即將在9月橋體合龍、明年上半年通車,可以終結淡水、八里兩岸居民塞車之苦,更兼顧航道安全、結構穩定與「淡水夕照」的景觀融合。圖/新北市工務局提供
三重新北高中通學廊道,不僅將人行道拓寬至150公分,確保輪椅與嬰兒車暢行無阻,更巧妙地融入該校「椪柑」的校園文化意象,讓通學路成爲社區認同的延伸。圖/新北市工務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