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田寮洋保育有成 稀有尖尾濱鷸、紅胸濱鷸現蹤
田寮洋鳥種豐富,鳥種樹367種全臺第一。(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田寮洋「信鳥到站」品牌推出「羽豐米蛋卷」新品。(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新北市貢寮田寮洋地區爲熱門賞鳥景點,農業局輔導在地農友友善耕作,營造多樣棲地類型提供候鳥棲息,讓當地現蹤的鳥種數量達367種,位居全臺之冠,其中更有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爲全球易危物種(VU)的尖尾濱鷸及近危(NT)物種紅胸濱鷸於本月現蹤。
位於臺灣東北角的田寮洋,爲候鳥秋季南遷度冬抵達臺灣的第一站,也是候鳥春季北返繁殖地前最後的補給站,因此在當地,不論是南遷或北返,都能看見多種鳥類的身影,也成爲熱門的賞鳥地點。
由於時序入春,正值冬候鳥北返回繁殖地之際,田寮洋再次迎來侯鳥北返潮,與秋冬相比,春季的鷸鴴家族鳥種比例較爲增加,像是小環頸鴴、高蹺鴴、鷹斑鷸、田鷸、小辮鴴等都是田寮洋常見嬌客;而冬季臺灣較少見的鳥種,如較爲稀有的過境鳥長趾濱鷸、尖尾濱鷸、丹氏濱鷸、黃頭黃鶺鴒、跳鴴等在春天的田寮洋也有機會看到。
人禾環境倫理髮展基金會保育處長薛博聞表示,田寮洋插秧期較其他地區晚,因此目前秧苗較小,春候鳥棲息田間時較易被民衆觀察到,依據4月份的鳥類調查顯示,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列爲全球易危物種(VU)的尖尾濱鷸及近危(NT)物種紅胸濱鷸都有現蹤田寮洋,這不僅顯示候鳥在遷徙過程中路線的選擇,也與田寮洋具有多樣化及友善的棲息環境息息相關。
農業局表示,市府輔導當地農友友善耕作,並營造多樣的棲地類型提供候鳥棲息,致使出現在田寮洋的候鳥種類十分豐富除了雁鴨科、鷸鴴家族以及各種鷺鷥類之外,甚至不常在臺灣見到的稀有大型冬候鳥如白額雁、豆雁等也會在田寮洋現跡,依據全球知名的鳥類線上資料庫eBird顯示,田寮洋鳥種紀錄目前已達367種,爲全臺第一。
此外,除了冬候鳥,春季田寮洋還可看到其他鳥類,如幾乎每天可見保育類猛禽黑鳶,保育類留鳥臺灣藍鵲、黑頭文鳥等活動也變得更爲頻繁,夏候鳥如杜鵑科的噪鵑、北方中杜鵑也開始現蹤,爲春季田寮洋增添許多不同的羽色。
在推動保育與支持在地農業發展的雙重目標下,農業局爲保護在地豐富生態系統並照顧在地,輔導農民轉作友善耕作,也成立友善農產品牌「信鳥到站」並推出在地生產的「羽豐米」,讓生態與農業共榮。
現在更使用羽豐米磨製的米穀粉,並搭配動物福利蛋製作「羽豐米蛋卷」,適合對麩質敏感的消費者,在滿足消費者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同時,也支持在地的友善農業和保育工作。
農業局長諶錫輝表示,新北農業核心就是「健康」,民衆吃得健康、生物過得健康、農民做的健康,透過推動友善及有機耕作,融合棲地保育的概念使農業生產能達到雙贏,讓農業可以同時照顧農民、生物與消費者,用健康的「羽豐米」及「羽豐米蛋卷」擴大農地價值,促進農業永續及環境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