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府攜社區力推保育 共同守護食蛇龜、柴棺龜

▲新北市府攜手社區推動手護瀕危食蛇龜、柴棺龜。(圖/新北市石碇區公所提供,下同)

記者郭世賢/新北報導

新北市石碇區公所7月27日在永安社區辦理「清潔周自然生態維護暨環保節能」宣導淨山活動,邀集農業局、動保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水保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分署、政治大學、新店崇光社區大學、臺北市錫瑠環境綠化基金會、永安社區發展協會、永安茗生態永續運銷合作社等單位和在地民衆一起辦理護龜解說牌揭牌儀式及淨山活動,區長王思凱表示,市府設置「食蛇龜生態解說牌」,呼籲更多人有保育生態觀念,是共同守護自然生態的重要里程碑。

食蛇龜爲臺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主要棲息於低海拔丘陵與山區,活動範圍常與農耕地及休憩區重疊,面臨棲地破壞、非法捕捉及路殺等威脅。由於行動緩慢,極易受人爲活動影響。永安里長蕭敏玲指出,永安裡位於翡翠水庫集水區,是食蛇龜重要棲地之一。在中央與地方合作下,自2020年成立「護龜隊」,透過定期巡守、生態記錄及動保處傷龜救援行動,積極推動在地保育。裡辦公處更規劃將廢棄的雲海國小永安分班校舍活化爲食蛇龜保育研究與教育解說基地,結合友善農業及生態導覽,目標將永安裡打造爲國際級保育示範社區。

農業局長諶錫輝說明,爲提升龜鱉類保育意識,動保處與永安裡辦公處合作設置兩面食蛇龜生態解說牌,詳述其外觀特徵、食性、生態習性及生存威脅,同時加強巡守防範盜獵。他強調,民衆若於野外發現食蛇龜,應遵守「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原則,避免造成壓力或傷害。由於非法市場需求增加,依《野生動物保育法》,未經許可獵捕、飼養或販售保育類野生動物者,可處6個月至5年有期徒刑,併科新臺幣30萬至150萬元罰金。

石碇區公所呼籲,民衆進入山區應放慢車速以降低路殺風險,並重申保護野生動物爲全民責任。期盼透過與永安裡的合作,喚起大衆對食蛇龜及野生動物保育的重視,共同守護自然生態,實現人與環境和諧共生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