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路燈全換LED半年省電費2320萬 日均20至30件報修…原因有這些

新北市養工處去年10月起,全面將全市水銀燈、高壓鈉燈升級爲LED路燈,總計汰換25.6萬盞,預估每年可省電費約2320萬元。記者張策/攝影

新北市養工處去年10月起,全面將全市水銀燈、高壓鈉燈升級爲LED路燈,總計汰換25.6萬盞,預估每年可省電費約2320萬元。LED路燈上路半年來,平均每日有20至30件報修,民代認爲應檢討維修速度與保固機制,確保市民夜間行車與行走安全。

新北市養工處表示,新北市此次LED路燈汰換計劃採用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民間財務主導公共建設)模式,此模式最早源於英國,民間投資並負責設備建置與維護,政府透過長期付款方式取得服務。新北是臺灣第一個將PFI模式應用於路燈汰換的城市,桃園市、高雄市、臺中市等地方政府也陸續以類似模式辦理路燈換裝,降低公部門一次性支出壓力,提升長期維護效益。

養工處表示,LED路燈汰換計劃不僅是爲了節能減碳,也希望藉此提升市區照明品質。新燈具除具備更高的發光效率,在部分路段更導入2萬盞智能路燈,主要安裝於橋樑、中央分隔島等不易通報故障的區域。

智能路燈可透過路燈資訊管理系統進行地理資訊分析與可視化管理,當路燈發生故障時,系統能自動通知維修單位,加快修復時程,提升整體維護效率。

然而,新北市每天仍接獲20至30件LED路燈故障報修,主因包括設備故障、臺電供電不穩及外力破壞。養工處指出,部分燈具因臺電線路異常,或受樹木生長、車禍撞擊等因素影響而損壞。

針對目前的維修機制,養工處長鄭立輝表示,有要求廠商在接獲通報後24小時內完成修繕,若是白天發生異常放亮的燈具,須4小時內修復,以確保能源不浪費。

民代也接獲不少路燈陳情案件,市議員戴瑋姍表示,報修數量應與過去同期數據比較,才能確切評估LED燈具的穩定性。她認爲,若路燈故障主要來自燈具本身,應檢討產品品質;若問題出在安裝配線,可能與廠商施工品質有關。此外,她也建議市府應加快維修時程,將24小時縮短至12小時,確保故障燈具能在隔天天黑前修復,避免影響市民夜間安全。

除了維修時效,戴瑋姍也主張應檢視保固期,LED路燈換裝至今僅半年,若燈具故障率偏高,市府應重新評估廠商的保固條件,確保後續維修不會成爲市府額外財務負擔。她建議契約內容進行滾動式調整,確保市政建設能長期發揮效益。

養工處表示,目前路燈報修量仍在可控制範圍內,部分故障並非燈具本身問題,是外部因素影響,包含供電異常、天災及人爲損壞等。市府將持續監測故障原因,與臺電、廠商密切合作,優化後續維護機制。

新北市議員戴瑋姍建議市府應加快維修時程,將24小時縮短至12小時,確保故障燈具能在隔天天黑前修復,避免影響市民夜間安全。記者張策/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