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龍洞海域 漁民、潛客衝突升高

新北市龍洞漁港昨有22艘漁船懸掛「還我漁船回航的路」、「航道潛水風險自負」白布條出港,警示遊客及要求外界還他們公道。圖/漁民提供

東北角龍洞海域漁民與潛水客因水域活動重疊爭執不斷,漁民不滿先前有潛客怪罪漁船迫近,近日魚羣死亡又暗指漁民炸魚,不滿被污名化,22艘漁船昨懸掛「還我漁船回航的路」布條集結出港,雙方衝突檯面化,嫌隙加深。

臺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迴應,有待建立人船避碰規則,政府應設置清楚的水面界線,化解衝突。貢寮區漁會理事李天生喊話,風波一再上演,東北角管理處不能再漠視,應拿出管理對策。李也說,漁會和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開過幾次協調會,漁民建議設浮球供辨識,但管理處未同意。

東北角管理處表示,政府執法不能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海上設置浮標,會隨漲退潮移動失準並非良策。管理處8月27日曾邀集海委會、新北市政府、貢寮區漁會及相關團體會商安全措施,說明設置海上浮標不可行,會加強陸上指引,9月12日將邀相關單位前往龍洞漁港碼頭現勘,預計增設2組共4座基樁,強化水域活動者在海上確認位置,避免靠近漁船航道。

龍洞漁民原先就不滿潛水客靠近漁船返回漁港航道,反遭怪罪漁船過於接近戲水人羣。日前龍洞灣有魚羣死亡,遊客暗指漁民炸魚,更讓漁民忿忿不平,雙方緊張關係不斷升溫。

22艘漁船在龍洞漁港集結,懸掛「還我漁船 回航的路」、「航道潛水 風險自負」、「不實報導加害漁民 還我清白」等布條,出港警示遊客,盼外界還公道。

臺灣自由潛水發展協會秘書長吳秉宥說,從小琉球到龍洞,問題核心是政府沒細膩地執行海洋空間治理,缺乏合適的政策工具,沒能建立各方溝通機制,僅以畫設禁制區作爲手段,造成水域活動發展遭受更多限制並衍生更高對立。

吳秉宥說,道路有交通安全管理規則,水路也應建立一套規則,讓各方瞭解界線在哪、安全距離是多少、哪裡建議減速慢行等,水路規則訂定後,再透過教育落實,才能避免人航紛爭這把火繼續燒。

昨天是週日,龍洞灣有不少遊客,一名準備下水的潛水客說,漁民希望設浮標定位,把航道界定得更清楚是可行的,畢竟大家都要生活,各方需求要兼顧。

新北市漁業處表示,已函請東北角風景區管理處在公告水域遊憩範圍周邊,設置浮標供船主及民衆識別,將請漁業署加入協調。對於龍洞灣傳有炸魚行爲,目前無明確事證指向漁民有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