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 暌違16年 方均銓再奪包種茶王

新北市坪林區農會辦理新北好茶春季包種茶市級評鑑,今年特等獎由坪林區方均銓(左二)奪得,與32歲兒子方立宏(右一)共同經營茶園。(新北市農業局提供/柯毓庭新北傳真)

新北市坪林區農會辦理新北好茶春季包種茶市級評鑑,今年特等獎由坪林區方均銓奪得。61歲方均銓是第3代茶農,與32歲兒子方立宏共同經營茶園,以種植青心烏龍與臺茶12號金萱品種爲主,每年生產約700斤的包種茶及蜜香紅茶,繼2009年獲得春季茶王頭銜後,暌違16年再度奪得特等獎。

方均銓於評鑑報名8點,便囊括特等、金質獎及銀質獎共7個獎次,展現茶行世代經驗傳承的硬實力。方均銓表示,從小在製茶季協助家中長輩採茶與製茶,耳濡目染下漸漸體會到茶葉走水、攪拌到炒菁的香氣變化差異,如今兒子返鄉4年,也逐步學習製茶步驟間的細微控制。

對於獲包種茶冠軍,方均銓謙虛說,感謝天公作美、風調雨順,今年在穀雨前後開始採收春季茶菁,天氣特別晴朗,茶樹葉片十分厚實,選在每日下午約2至3時將新鮮收成的茶菁平鋪在陽光下,日光萎凋10至15分鐘,再移至室內走水近18小時。

他強調,期間需要熬夜,依照茶菁含水量及柔軟度,每小時小力翻動再靜置發酵至隔日8時纔開始炒茶,炒菁時則控制在鍋溫約300度炒制6至7分鐘,每步驟的時間及力道控管極爲考驗耐力與判斷。每次在最後步驟聞到滿室花香,便覺得一切努力都值得,十分開心再次獲特等獎肯定。

坪林區農會理事長陳文慶表示,包種茶堪稱全臺灣特色茶中最「香」的茶,新北市包種茶更有「百萬冠軍茶」之稱,茶農製茶技術精湛,茶葉外觀呈翠綠條索狀,茶湯水色蜜黃碧綠,具新鮮幽雅的花香,香氣愈濃郁、品質愈高。

農業局表示,新北市致力發展「三生永續農業」,從生產、生活及生態推動永續農業成果,吸引青年迴流返鄉從事農業,技藝深厚頗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