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客家園區大變身!侯友宜揭「20週年」升級計劃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邁入20週年,客家局長劉冠吟今(23)日在市政會議以「園區升級再造計劃」爲主題報告,指出客家文化園區將透過「開放穿透、共融共享」爲整建方向重新規畫。(柯毓庭攝)
新北市客家文化園區邁入20週年,客家局長劉冠吟今(23)日在市政會議以「園區升級再造計劃」爲主題報告,指出客家文化園區將透過「開放穿透、共融共享」爲整建方向重新規畫。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客家園區把客家意象融入,讓大家看到客家,希望未來客家園區可以結合鄰近的美術館、陶博館,做出整個廊帶。
侯友宜說,希望各局處考慮充分善加利用客家園區,客家文化園區再造設計新穎亮眼,把客家意象融合,也希望結合鄰近的美術館、陶博館,把整個廊帶做出來。客家文化園區未來不是隻有那幾棟建築,後面還有綠地發展,是整個園區,不是隻有硬體,還有綠地,希望各局處共襄盛舉。
「客家文化園區邁入20年,讓大家看到客家」,侯友宜也說,語文推廣也非常重要,新北市在這方面非常努力,希望教育局可以多加幫忙,另外也希望藉由哈克館讓大家瞭解客家文化,新北希望8年蓋10館,更希望不要只有長輩去,年輕人融入客家文化活動,這纔是新北市的目的,希望各單位全力支持客家局。
劉冠吟說,客家局積極推動「園區升級再造計劃」,以打造「北臺灣客家產業交流中心」爲發展願景,推動多元轉型計劃,整建方向以「開放穿透、共融共享」爲理念,將入口重新規劃爲穿透式開放空間,提升動線便利性與整體親近感。後方綠地將打造「客家藥用植物園」、「共融式客家遊具」及「城市農夫工作區」三大特色區域,分別對應客家養生智慧、移民故事與永續耕作精神,營造親子共融、社區參與的文化空間。
除了園區作爲核心據點之外,新北市積極落實「四年五館、八年十館」的「新北哈客館」計劃,希望讓客家文化成爲社區生活的一部分,目前已完成中和、淡水、新店、新莊、板橋、五股與蘆洲等七館,年底前板橋中山館與三重館也將正式啓用,逐步建構起完整的都會客家文化網絡。
劉冠吟表示,新北市目前擁有超過67萬的客家人口與55個客屬社團,是全臺都會中最具多元客家族羣能量的城市。園區的20週年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未來將持續以多元方式串聯城市、連結人羣,讓客家文化在新北不只是存在,而是與時俱進、活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