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科技抓噪音 民怨未改車卻挨罰
新北市噪音科技執法設備。本報資料照片
噪音是新北市陳情之冠,近5年陳情逾3萬3千件,市府以科技執法取締,今年預計增加到210處。近期很多民衆陳情被罰車輛原廠未改裝,且罰單遲寄難還原現場,缺乏救濟制度,成搶錢工具。環保局迴應,原廠車輛仍可能出現噪音,未來執法機制與技術會持續優化。
議員劉美芳昨開記者會,陳情人小毛稱,機車是原廠車,某天收到5個月前違規罰單,無從還原當下。環河西路是多車道,有各種音源干擾,他提出申訴,市府卻搞不清楚是固定式還是移動式設備,質疑黑箱作業;高先生也說,在同路段被開罰,他定檢都合格,不解交通部說合法,環保局卻開單。
劉美芳說,聲音易受環境聲音干擾,有時候對向車、喇叭、環境噪音都可能影響判定,新北市每年都有大量照相取締案件,說是科技執法,但還要人工排除,有達到科技執法目的?
YouTuber「火花羅」表示,偵測設備非常簡陋,是麥克風偵測超標後啓動攝影機,畫面拍到誰就是誰,因此需要人工審覈,導致新北實際開罰率只有2%。
臺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副理事長吳祥瑀認爲,政府應提出更完善救濟手段,現行民刑事都會要求告訴人提供充分證據,但聲音科技執法,只寄來罰單畫面,卻要被開罰對象舉證申訴,明顯不合理。
環保局表示,收到罰單可掃描罰單上QR Code查詢相關違規證據,可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科技執法皆依據環境部運作指引設置,需排除多車、降雨、風大等因素,需要行政作業時間。即便是原廠車輛,若未妥善維護或超速等不當操作,噪音仍會超標。
環保局統計2021年至今年3月止,新北市民檢舉噪音車案件共計3萬3302件,反映噪音車問題已成民衆普遍重視問題,環保局針對噪音車通知到檢共計1萬666件,另裁處噪音車計5297件。環保局將持續與環境部、交通部及經濟部等溝通,針對罰鍰金額調整、執法機制、噪音標準與技術面持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