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動保處每年救援6000件 籲碰到野生萌獸採「3不原則」

近日動保處接獲穿山甲救援通報,派員救援後,已成功野放回棲地。(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行經藍鵲育雛區域時,可戴帽、撐傘或繞道避開,避免背對藍鵲,以免遭受突襲。(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遇到野生動物應保持安全距離「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如動物需救援,應通報動保處。(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新北動保處每年救援野生動物案件6000件,野生禽鳥類達1438件。(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如遇到受傷野生動物,可打24小時專線(02)2959-6353,或全國動物保護救援1959。(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碰到野生動物怎麼辦?」隨着都市發展,和野生動物棲地逐漸重疊,爲守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新北市動保處持續進行動物救援與醫療照護,呼籲民衆遇到野生動物應保持安全距離,並遵守「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3不原則,同時觀察,如動物需救援,應儘速通報動保處。

動保處說,聯合國環保署倡議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制定每年5月22日爲「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而新北市地廣遼闊,已形成多樣棲地環境,有豐富的自然生態,生物種類相當多樣。動保處每年救援野生動物案件6000件,其中,以蛇類案件3330件爲最多,其次是野生禽鳥類達1438件。

動保處呼籲,現值春末夏初,是野鳥雛鳥落巢高峰期,請民衆發現雛鳥時,應遵守「停、看、聽」原則:停下腳步、觀察情況、聆聽是否有親鳥在附近呼喚,不可馬上帶走幼鳥,以維護生態系統。動保處曾接獲通報,有臺灣藍鵲出現在汐止、三峽及鶯歌等人行道樹築巢,因護巢行爲向行人攻擊等情形,提醒行經藍鵲育雛區域時,可戴帽、撐傘或繞道避開,避免背對藍鵲,以免遭受突襲。

動保處說已看到野生動物出現「都市化」現象,例如白鼻心會在社區出沒,或跑到住家和工廠的樑柱、鋼架、天花板築巢,另外,曾有八里區民衆通報在清排油煙機時,發現有領角鴞幼鳥,動保處當下協助架設人工巢箱,提供領角鴞棲息。

近日動保處接獲穿山甲救援通報,到場時發現穿山甲背部挫傷,動保處派員救援後,由臺北動物園照護康復,已成功野放回棲地。動保處提醒,如遇到受傷穿山甲,可先用紙箱戳洞安置,並馬上通報動保處,24小時救援專線(02)2959-6353,或全國動物保護救援專線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