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八成民眾建議幼兒園男廁加門 教育局表示須待中央指示

桃園市義興國小不僅國小部有性別友善廁所,幼稚園廁所也重新改建,幼兒使用的小便斗的馬桶都裝上隔間,讓小朋友從小學習尊重他人隱私。本報資料照片

隨着性別友善觀念逐漸普及,民間團體「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不小盟)於日前舉辦新北市性別友善議員聚會,提出一項小便斗加門。該提案主張從幼兒園開始,議員黃淑君調查八成民衆期推動男廁小便斗設置隔間及門鎖,維護男童隱私與身體自主權。新北教育局則表示待中央指示。

根據不小盟提供的調查資料,現行多數幼兒園小便斗均無隔間設計,使用者容易在如廁時暴露隱私。團體指出,性平教育強調「身體界線」與「自主權」,但從幼兒園到公共設施,男生小便斗普遍缺乏遮蔽,與性平理念背道而馳。相較之下,女廁馬桶皆有獨立隔間,形成性別待遇上的落差。

該聯盟進一步提出具體措施,包含要求新北市教育局全面檢視幼兒園廁所設計,落實法規中「小便斗應有隔間」的規範;另建議環保局在性別友善廁所標章檢核中,增加小便斗隔間內設置垃圾桶、衛生紙、酒精等清潔設備。舉例來說,預計改建的林家花園性別友善廁所,即可率先納入「有門小便斗」設計,作爲全臺首創亮點。

在社羣平臺上,不少網友也針對此議題發表看法。網友表示其實沒辦法想像爲什麼男性不注重自己的性器官隱私?青少年或男童可能因此被有心人騷擾。網友認爲男性若覺得有需要,也應該站出來爭取自己的隱私權,有門甚至能上鎖的設計,會讓人更有安全感。

關注教育議題的新北市議員黃淑君表示,她支持從幼兒園階段就建立學生對於身體自主的認知。不論性別,孩子都應該在一個尊重隱私、符合現代價值的空間中成長。新北市在推動性別友善設施已有初步成果,若能進一步思考小便斗加門的可行性,將有助於深化教育與設施的結合。

根據黃淑君網路票選調查,截至目前已有近500位網友參與投票,其中高達79%支持小便斗要有門,顯示社會對此議題已有高度共鳴。不小盟期望新北市能成爲引領全臺的示範城市,未來無論在校園或公共空間中,男性也能享有與女性相同的如廁隱私與尊重。

教育局則表示,依據2023年函知教育部校園性別友善廁所及宿舍設置指引,新北市國中小與高中職於主要教學或活動區域,需設置至少1 座性別友善元素的廁所,其設置目的爲讓任何性別者都能使用,且使用時都能感到自在的友善廁所。教育局持續將友善廁所優先納入新建校舍案及廁所改善更新工程案,逐年增設,落實性平友善學習場域。

教育部前開指引暫未涵蓋幼兒園,是否自幼兒園起設置友善廁所仍待中央一致性規定,依據現行幼兒園及其分班基本設施設備標準規定,小便斗須設遮蔽隔板,同時隔板高度不逾 120 公分且不得裝門鎖,以兼顧安全與隱私。教育局將透過園所評鑑與輔導機制,持續強化幼童性別友善教育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