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2025新北市毒化災預防論壇登場 揭示韌性防災新策略

與會講者與貴賓齊聚一堂,共同參與論壇交流,攜手強化毒化災應變與管理能量。 (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新北市環保局強化毒化災害預防,於6月27日舉辦「2025新北市毒化災預防暨應變管理論壇」,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應邀主持開幕,他說,非常感謝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署長謝燕儒蒞臨指導,特別跟新北合辦研討會,希望藉由產、官、學這三個方面提供毒化災預防更多專業跟資訊。

劉副市長出席論壇開幕致詞,強調產官學協力推動防災工作的重要性。 (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論壇匯聚產、官、學界多位專家,透過「專題報告」及「專家座談」針對毒化物議題進行深入探討。專題報告邀請環保局主任秘書許銘志、工業技術研究院緊急應變諮詢中心專案經理張榮興、環境部北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小隊長唐宗銘,以及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樹林廠工程師楊文書,分別針對毒化災應變制度優化、科技工具導入應變訓練、事故案例及業者自主防災經驗進行分享。

許銘志指出,爲強化毒性及關注化學物質的管理,新北市從「源頭控管」、「現場管理」到「災害應變」面向着手,推動整體防災策略。他表示,新北產業以中小型加工業爲主,常涉及塑膠、電鍍、泡棉等高腐蝕性、高風險原料,若管理不善,極易引發災害。他並以2024年深坑大火爲例指出,雖爲倉儲火警,但因現場化學品資訊不明,導致救災困難與民衆恐慌,凸顯資訊透明與應變整合的必要性。爲此,新北市推動分級管理制度,並針對高風險業者加強稽查與預防作爲,期盼從源頭降低化學災害的風險與影響。

張榮興則以「人生不能重來,遊戲可以」爲主題分享,提到演練時爲了更貼近真實狀況,在毒化物救災訓練上推動新型態轉型,結合這幾年高科技的VR (虛擬實境)、MR(混合實境)、AR (擴增實境)等XR(延展實境)的技術,保留必要儀器操作功能,讓救災人員能夠更貼近在毒化災現場的訓練,學習變得更完整。

唐宗銘以多項曾經發生的災變分析,來解說風險管控,包括泡棉自燃等狀況,提出未來如何避免毒化災發生。最後楊文書利用南亞塑膠工業廠區在實際作業的流程,講解業者如何預防毒化災的產生。

專家學者針對毒化災應變機制與科技應用進行深度對談,提出跨領域整合與強化實務作爲的建言。 (圖/新北市政府提供)

專家座談部分,則邀請中國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副組長盧家惠、聯合大學教授高振山、臺灣警察專科學校教授潘日南等專家學者,針對實地應變案例、橫向聯防協調機制及數位科技應用挑戰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談,激盪跨域合作的可能性與創新思維,爲政策研擬與實務運用提供寶貴建議。

環保局表示,目前中央公告列管毒性化學物質845種、關注化學物質19種,新北市納管運作業者521家,爲全國第二多。爲此,市府積極推動「自助、互助、公助」三重防線,致力強化業者自主應變能力及聯防機制,並整合市府資源,落實跨部門防災合作,提升整體防災效能。

環保局表示,本次論壇除聚焦制度面優化,也展現新北市在科技防災的具體作爲。新北市府導入AI風險預測系統、空拍機、監測車及救災機器人等遠端監控設備,可即時掌握災害現場狀況及環境品質,有效進行災情研判與應變,全面提升救災效率與人員安全,展現智慧城市的韌性治理能力。

環保局強調,毒化災防救工作需仰賴產、官、學各界的整合與協作。透過本次論壇,新北市將持續深化毒化災管理能力,實踐「減災安心、無毒樂活」的城市願景,攜手打造安全、永續、宜居的環境。

新北市政府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