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室/不只是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透過「兩句式」寫下感受的那一刻

教育示意圖。圖/AI生成

在寫作時,有些人以爲只要把自己的故事寫出來就足夠了,但事實上,這樣的文字往往缺乏深入的感受與情緒連結,讓故事顯得平淡無奇,難以打動人心。寫作不只是事件的記錄,更是透過事件呈現對人生、關係與價值的理解。若缺乏這層思考,文章便容易流於流水帳,失去了深度與共鳴。那麼,我們該如何寫下這些「感受」呢?或許我們可藉由「這讓我想到……」、「我相信……」等句式,用文字將自己的感受留下印記。當你開始誠實地書寫這些感受時,你就不再只是閱讀者,而是一位創作者了!

首先,「這讓我想起……」的句式能幫助我們從故事中的情境延伸至自身經驗,建立閱讀與生活的連結。這不僅讓寫作內容更具真實感,也培養了觀察與敘述的能力。例如,閱讀完朱自清〈背影〉後,有人寫下:「這讓我想起畢業典禮結束的那一刻,喧鬧漸漸沉靜,背影一個個遠去,有的揮手告別、有的默默走開。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人不會再見,卻會永遠記得。」這段話並不華麗,卻格外動人。因爲它來自真實的感受。

其次,「我相信……」的句型,則引導我們對某種行爲、情境或觀點進行價值判斷,展現個人的立場與思考脈絡。例如,張西在〈聖誕老人的後裔〉中記錄與一位軍人的對話,並進一步寫下:「一生的輾轉裡,有些人的出現是爲了調整你,不是留下你。」這不僅是敘事,更是他對相遇所產生的情感迴應與價值反思。讀到這裡,也許我們可以接續迴應:「我相信,有些人離開,是爲了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而這就是屬於我們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創作。

透過這兩類句式,讓我們得以從故事出發,走向自身的記憶、經驗與價值觀──這正是寫作的關鍵本質:不只是告訴讀者發生了什麼故事,也是說出對我而言,這個故事代表什麼意義。當我們開始書寫這些感受,我們就在創作了。這不是爲了作業交差、不是爲了考試成績,而是因爲你願意,對這個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