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打卡21 | 公益網課:人世浮華,塵土如煙
寫作,是自我的確證,
知道自己是自己,
千萬別把自己弄丟了。
寫作,要真誠袒露,不要拿腔拿調;
要懂點母語,不要忘記自己的語言;
要發現世界,拓寬思考的邊界,
不要把自己侷限在狹窄的井底。
可以說,寫作,
就是我們生命的一個部分。
不要害怕寫作,
每個人都有表達的慾望和能力。
當你出生的那一刻,嘹亮而悠長的啼哭,
就是世界上最美的詩行。
不要辜負生命,用寫作讓它完整。
每週四晚7:30—8:30
公益作文打卡講座
本週作文題目“塵土”
作文打卡詳情
請諮詢雨希老師
作文打卡第二十一課
主題關鍵詞:塵土
“歲去年來塵土中,眼看變作白頭翁。如何辦得歸山計,兩頃村田一畝宮。”(《詠懷》唐·白居易),說的是,時光在年歲匆匆之間化爲塵土,眼看着自己逐漸變成一個白頭老人。如何才能滿足歸隱後的生計呢?只需要兩頃田地和一處簡陋的居所。此處“塵土”有歲月悠悠,萬事空之感。“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塵土已殘香粉豔,荔枝猶到馬嵬坡。”(《馬嵬坡》唐·張祜)安史之亂,玄宗和楊貴妃逃往四川,中途軍隊譁變。玄宗只得割愛,楊貴妃被迫在馬嵬坡自縊。這段歷史引起詩人感慨,屍骨早已成土,楊貴妃喜歡吃的荔枝仍然送到這裡,寫出了物是人非的悲劇之感。
在詩人筆下,塵土被賦予深厚的情感,讓人浮想聯翩。塵土有多重含義,本義是細小的灰土;引申爲塵世,塵事;比喻庸俗骯髒或指庸俗骯髒的事物;也可以理解成很卑微的人物。
你對塵土有什麼印象?微不足道的塵土激起過你哪些想象?聯想到了什麼?請結合你的觀察和想象,以“塵土”爲主題關鍵詞,寫一篇文章,不少於200字,不限體裁,散文、小說、詩歌均可,詩歌不少於十行。
作文打卡第二十課
主題關鍵詞:種子
什麼是種子?大樹有種子,小草有種子,花朵有種子。那麼白雲呢?風呢?愛呢?
如果知道一件事的後果,你還會在最初時種下這顆種子嗎?有的種子已經消亡,比如恐龍時代的某些植物的種子。有的種子一直存在心中,善惡之間,便可開枝散葉。
你對種子有什麼印象?小小的種子激起過你哪些想象?聯想到了什麼?請結合你的觀察和想象,以“種子”爲主題關鍵詞,寫一篇文章,不少於200字,不限體裁,散文、小說、詩歌均可,詩歌不少於十行。
寫作示範
2.0版(層級二)
那些野果的味道
文/彭治旗
小時候,我們以野果爲食,吃了不少的種子。那些種子早已消失在時光深處,卻依然在生長、萌芽,開出了一樹樹繁花,延展出一條條永遠看不到頭的藤蔓。
昨日,我從山上回來,撿了一片乾枯的花瓣。花瓣形似水瓢,邊緣有四粒豌豆大小的種子,它本長在青桐樹上。秋天,種子成熟,隨花瓣而落,我們叫它“瓢兒果”。小時候我們常去山裡、林間撿拾,回家後用微火炒了,加點油鹽,又香又脆,有花生的口感,當零食吃。
炒熟的青桐種子,表皮皺巴巴的,裡面是白色的果肉。外皮酥脆,但口感不好,就像啃着木頭。把表皮搓掉,就好吃太多,但怕麻煩,一般都不會這樣做。那個時候零食不多,經濟又不寬裕,像瓢兒果這種自創的野果,就成了零食最好的替代品。
有一種帶刺的灌木,叫火棘。秋天會結紅色的果實,裡面藏着黑色的種子。果實比綠豆小一些,但滿枝都是,紅豔豔的,重重疊疊,就像燃了一樹的火,多得數不勝數。小時候我們叫它“紅籽兒”,簡單明瞭,就是紅果果的意思。秋天時,火棘紅遍山坡,它似乎在召喚,讓我們的味蕾活躍起來。採摘時,一抓就是一大把,一吃就是一大口。外面是柔軟帶粉的果肉,裡面是脆硬的種子,咬起來咯嘣聲響。
火棘果好吃,但不能吃太多,種子生硬,不好消化,可能會導致積食。向陽的火棘果最好吃,果肉飽滿,色澤鮮亮,味道最甜。有的火棘果肉單薄,種子生澀,口感奇差,我們就摘了當武器。回家時一路走,一路打,果實紛飛,像一滴滴的暴雨,濺到臉上生冷猛烈。
野地瓜是野果中貢品般的存在,它可以用來招待客人。野地瓜拇指大小,成熟後香氣濃郁,聞之心曠神怡。入口香甜,熨帖五臟六腑,吃上兩三枚,頓覺神清氣爽,過目難忘。果肉裡有比芝麻還小的種子,增加了果肉的層次性和豐富性,配合着種子粗劣感,舌尖感覺生動有趣。
不是每一株藤蔓上都結着“香瓜”,有的是爛瓜,聞之惡臭。野地瓜藤四處蔓延,滿山坡都是,一根根找過去,總能發現寶貝。熟的地瓜,香氣悠遠,聞之能辨,有的則讓人白費功夫,藤上一個也沒有。令人欣喜的是,野地瓜藤不會跑路,知道了那些地方有香瓜,明年按圖索驥,故地重遊,又是一個豐收的好時節。
家鄉的野果,就像一枚枚自然的種子,種在了我的舌尖上,也種進了我的心裡,無論我走了多遠,在記憶裡它們如當初的味道,始終如一。
釘釘掃描,課程預約
1.
2.
3.
4.
講師簡介/Profile/
彭治旗:曾擔任《課堂內外·創新作文》主編10餘年,《學語文之友》讀寫專欄特邀專家;持有人社部中國繼續教育工程協會頒發ACD青少年生涯規劃導師中級證書;策劃數十本暢銷圖書,著有《中考作文提分有辦法》(三冊)。
曾聯合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開發創意寫作課程,參與策劃南開大學文學院“語文素養通識課程”;全國中小學生創新作文大賽第一屆至第十三屆命題評審委員會委員,被邀全國各地講座300餘場。
通過“文字素描”“萬物互聯”的方法,幫助學生走出寫作的誤區,提升創新思維能力,發展寫作特長;指導上百名學生參與各類作文競賽,獲得全國知名高校的認可和青睞。
圖書期刊打折優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