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樓雨記

暑期在商貿區寫字樓的實習,總被玻璃幕牆外的車水馬龍裹着快節奏。直到那場雨來,才把滿街的喧囂泡得柔軟。

清晨出門時,天只是悶得發沉。地鐵口出來,正對的寫字樓羣直插灰濛濛的天,玻璃外牆反射着稀薄的光。我攥着帆布包快步走,鞋底剛踏上過街天橋的金屬板,雨點子就砸了下來 —— 不是鄉下慢悠悠的雨,是城市特有的急雨,豆大的雨點噼裡啪啦打在傘面上,濺起的水花沾溼了褲腳。橋下的車流瞬間亮起紅燈,車燈在雨霧裡暈成一團團橘色的光,喇叭聲被雨聲裹着,變得模糊又遙遠。

辦公室在19樓,我的工位靠窗,正對着樓下的步行街。雨越下越密,把玻璃蒙成一片模糊的水幕,手指劃過窗面,能留下一道清晰的水痕。樓下的商鋪招牌在雨裡泛着光,咖啡店的暖黃燈光、服裝店的亮白燈帶,隔着雨簾看過去,像揉碎的星星。偶爾有行人舉着傘匆匆走過,傘面五顏六色,在灰色的雨景裡晃成流動的色塊,有人把公文包抱在懷裡,有人拽着被風吹翻的傘邊,腳步匆匆得像在和雨賽跑。

上午整理報表時,總忍不住分神看雨。雨勢稍緩時,能看見雨滴順着玻璃幕牆往下流,匯成細細的水線,像給冰冷的大樓綴上了銀色的鏈子。空調風帶着涼意吹在胳膊上,和窗外的雨意混在一起,竟讓人有了些昏昏欲睡的慵懶。起初還惦記着午休要去樓下便利店買三明治,可聽着窗外持續的雨聲,忽然就不想動了——不如就留在工位上,聽着雨敲玻璃的聲音,慢慢啃抽屜裡剩下的全麥麪包。

午休時,辦公室裡很安靜,只有同事敲擊鍵盤的輕響和遠處飲水機的咕嘟聲。我趴在桌上,側頭看雨。步行街的石板路積了水,倒映着商鋪的燈光,像鋪了一地碎鏡子。雨絲變得細密,風裹着雨沫吹過,把樓下梧桐樹的葉子吹得翻卷,深綠的葉背露出來,和雨珠一起閃着光。

下午跟着前輩去會議室開會,走廊的落地窗能看見更遠的街景。雨霧裡的寫字樓羣像蒙了層薄紗,遠處的電視塔只露出尖尖的頂,在灰雲裡若隱若現。會議室的空調很足,討論方案的聲音此起彼伏,可我總忍不住瞟向窗外——雨還沒停,樓下的車流依舊緩慢,紅色的剎車燈連成一串,像在雨裡燃燒的火。直到前輩拍了拍我,才猛然回神,趕緊低頭翻筆記本,臉頰竟有些發燙。

快下班時,雨終於小了。收拾東西走出寫字樓,潮溼的空氣撲面而來,帶着柏油路被雨水沖刷後的味道。路邊的積水裡,倒映着寫字樓的燈光和掠過的飛鳥,有人舉着收攏的傘,褲腳還滴着水,卻放慢了腳步——大概和我一樣,想多看看這場雨後的城市。地鐵口的烤紅薯攤冒着熱氣,甜香混着雨意,讓人覺得格外溫暖。

晚上躺在牀上,還能聽見窗外排水管滴水的聲音,“嗒,嗒,嗒”,像輕輕的節拍。想起早上被雨淋溼的狼狽,想起午休時看雨的慵懶,忽然覺得,這場雨好像把寫字樓裡的快節奏,悄悄調慢了半拍。原來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一場雨也能讓人停下腳步,在忙碌的實習日子裡,偷得片刻的沉靜。

(中央民族大學 鄭曉冉)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