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中B12濃度超標小心了 醫:癌症風險恐高出6倍
醫師張家銘指出,目前研究已釐清,B12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若血中B12濃度異常升高時,恐是身體發出的重大警訊。(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近來「維生素B12吃多可能會致癌」的說法掀起討論,臺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治醫師張家銘指出,目前研究已釐清,B12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若血中B12濃度異常升高時,恐是身體發出的重大警訊,罹患癌症風險可能比一般人高出2~6倍。
醫師張家銘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不少人做健檢時發現B12濃度遠超標準範圍,會以爲營養吸收特別好,可不用擔心貧血或神經退化問題。但實際上,若B12濃度超過1000 pg/mL,卻未服用補充劑或特殊飲食因素,則需提高警覺,因癌症風險可能比一般人高出2~6倍。
張家銘進一步提到,依研究顯示,B12異常升高與肺癌、胰臟癌、肝癌、骨髓類白血病等惡性腫瘤的風險高度相關,這些患者在確診前,往往就已出現B12異常升高的情況。他解釋,有些腫瘤可能影響B12的運輸與儲存,導致其在血中的濃度飆升。
張家銘提醒,雖然B12升高或許與癌症的發展有關,但它可能只是「副產品」,而非癌細胞增生的「推手」。因此,當發現B12過高時先別恐慌,應找出真正原因,尤其是癌症高風險族羣,例如有癌症家族史,或本身有慢性發炎、肝腎功能異常者,在未補充B12情況下,卻驗出濃度過高,就更該進一步檢查。
張家銘補充,B12本身沒有致癌性,但它在體內的變化可能與癌細胞的活動有關,這是兩回事。像是有研究發現,乳癌患者的B12血中濃度反而較低,代表B12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有助於維持細胞健康。然而,在血液腫瘤等其它類型癌症中,B12升高的情況卻很常見。因此,不能單純認定「B12高就一定不好」,而應綜合考量個人基因、代謝能力,以及其他健康指標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