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元之成罷藍首張骨牌! 藍委盼合體縣市首長搏生機
▲國民黨新北「反罷」說明會登場 。(圖/記者崔至雲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葉元之被視爲「大罷免戰的第一張骨牌」,新北藍委洪孟楷、張智倫、林德福、羅明才、廖先翔也被鎖定。藍營人士直言,這次大罷免針對的並非個別立委,而是「國民黨」整體,恐對未來選情產生深遠影響;建議藍委與首長多合體,期望在市政滿意度下,求得更高的生機,尤其是已經不用拚連任的縣市首長,較沒有選戰壓力,更應主動站出來力挺。
藍委罷免案邁入二階連署,民進黨除持續舉辦宣講,各區罷免團體也舉辦各式活動,催出連署份數;反觀國民黨的應對策略顯得相對保守,主要以「問政說明會」爲主,尚未展現大規模動員力道。民進黨的「人民是頭家」行動遍地開花,聲勢浩大,讓藍營內部倍感壓力。葉元之的罷免案不僅關乎個人去留,更可能對國民黨未來在新北市的執政造成影響。藍營人士認爲,作爲全臺人口最多的縣市,新北市的選情將牽動2026地方選舉乃至2028總統大選,而新北市長侯友宜的態度,將成爲關鍵指標。
藍營資深幕僚透露,日前假日藍委徐巧芯、李彥秀在選區舉辦問政說明會,雖然邀請了黨主席朱立倫、臺北市長蔣萬安,以及藍營大咖趙少康等人助講,但臺下人數稀稀落落,缺乏熱情響應。此外,與會者多爲年長忠貞黨員,顯示年輕族羣的支持度仍然不足。該幕僚透露,許多藍營委員私下瘋傳「大港開唱」現場短影音,大罷免口號、臺獨旗幟、萬頭鑽動,「國民黨黨員號稱40萬,也不過人口的2%,要通過大罷免的低標,起碼要25%!」國民黨到現在都沒搞清楚,現在的大罷免是針對「國民黨」而來,而不是個別委員。
朱立倫日前親自在立法院宣佈「反廢死」「反戒嚴」兩項公投,不過有藍委私下表示,「根本沒人當回事」,甚至認爲,「公投如果有動員能力,那何必要公投綁大選」,更不用說中選會早就放話兩項主題可能違反公投法創制與複決的意旨。藍營人士坦言,目前國民黨立委唯一能做的,就是勤跑基層,在罷免激戰選區,包括臺北市、新北市及臺中市,藍委只能抱團取暖,並頻繁與地方首長合體,希望透過高市政滿意度來穩固選情;而已經不用拚連任的縣市首長,較沒有選戰壓力,更應主動站出來力挺面臨被罷免的藍委。
▲臺北場還錢於民政策說明會。(圖/記者周宸亙攝)
針對「大罷免戰的第一張骨牌」葉元之,有藍營人士認爲侯友宜應更明確表態力挺。然而據瞭解,儘管侯友宜在公開場合未明確表態支持葉元之,但他仍定期與立委們聚會討論,例如每兩週一次的會議,這不僅有助於向中央爭取新北建設,也希望能協助立委們渡過罷免危機。不過有藍委還是私下認爲,侯友宜態度還是要更明確些,他就舉如果今天是侯的子弟兵吳宗憲被罷,侯的公開支持力道可能不止如此。
新北市議員江怡臻表示,綠營罷免藍委已進入冷卻期,即使所有黨公職全力應戰,卻可能引發民衆反感。此外,綠營與罷免團體不斷挑釁、製造對立衝突,顯示二階通過仍具挑戰,罷免行動的正當性亦遭質疑。
江怡臻也強調,民進黨憑藉執政優勢推動大罷免,不論是組織動員或網路輿論戰,都已將其塑造成2026選舉的前哨戰。因此,即便新北市政績豐碩,國民黨仍需謹慎應對,適時加強支持力道,以防受到司法或其他外力干預,畢竟目前已不是單純的政策攻防,而是一場關乎政黨存亡的戰役。
新北市議員黃心華分析,侯友宜在任期尾聲的最重要政治任務便是順利交棒,讓國民黨可以在新北市繼續執政。同時,侯友宜唯有達到這個目標,才能延續政治發展空間和進行政治保溫。
黃心華也說,如果新北市的藍軍在大罷免期間被重傷,一定會打擊2026年的氣勢,連帶影響明年新北市長、市議員的選戰。因此爲了能提升藍軍的政治動能並延續到明年的地方選舉,侯友宜近期應該可以利用公餘時間,積極參與黨部未來舉辦的各地宣講、還有聯合其他縣市首長,一同協助增強臺灣各選區的跨區聯防力道,如此不僅可以讓藍軍支持者感到溫馨,也可以再次發揮金母雞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