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欣穎拍《與惡2》一度哭不出來 認了「每一場戲很崩潰」

謝欣穎接拍《與惡2》,下戲後還難以抽離。(marie claire美麗佳人國際中文版提供)

謝欣穎在《我們與惡的距離II》中,詮釋角色跨越20年、命運不斷被翻轉的高政茗(陳又茗),一路從少女時期演到爲人母親。「這個角色幾乎是『正向詞彙無法形容』的存在,她痛苦、壓抑、自責又無力,不斷在悲劇與命運的重壓下掙扎。」她也說 :「我原本就很喜歡第一季,因此接到劇本時就很吸引我,不過沒想到這個角色幾乎隨時都在哭,每天都在繃緊的情緒邊緣行走。」

她坦言,過去會享受這樣的挑戰,但好死不死,這幾年她的個性變得比較開朗,跟角色之間有極大反差。每一場戲都要很崩潰,也因爲幾乎都在哭,久了情緒難免疲乏,有一場戲甚至一度哭不出來,「於是我就請導演幫忙,那時候導演只是重述角色的生命歷程,說完那一刻,我就瞬間落淚了。」那像是「被允許脆弱」的瞬間,謝欣穎坦言:「我是一個會不斷懷疑自己的人,總擔心無法達到對方的期待。而有時候壓力造成的疲乏感,會讓人產生『算了我什麼都不想管』的心態,好在導演引導與支持,才讓我重新進入角色。」

謝欣穎殺青《與惡2》一段時間,看待事情的心態比較低落負面。(marie claire美麗佳人國際中文版提供)

接拍情緒如此重的戲,會不會下戲後還難以抽離?謝欣穎說:「《與惡II》殺青後一段時間,我看待事情的心態確實比較低落負面,容易對新聞或外在事件產生共感與悲傷。」但也由於在戲裡同時擁有受害者與加害者家屬兩種身分,對她來說,透過這次詮釋,亦像是對自身信念的重新審視,「我以前是一個正義魔人,很容易看到新聞就下定論,覺得某些人就是該被譴責。」

但當自己跟着劇中角色的心境相處,便開始理解到事情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現實中有太多模糊地帶。基於對角色處境的共感,也讓她學會以更寬容的角度去理解每個人背後的掙扎,也開始在生活中更在意身邊人的心理狀態,「有時候只是多問一句『你還好嗎?』,就能讓情緒有個出口。」

謝欣穎這一年來慢慢理出自己的生活節奏。(marie claire美麗佳人國際中文版提供)

殺青後再度做回謝欣穎的生活是什麼模樣,她笑說:「我現在每天都覺得時間不夠用。」忙着培養多方興趣的她,這一年來慢慢理出自己的生活節奏。從角色中經歷痛苦與重生,從生活中學會傾聽與修復,謝欣穎以誠實的自我凝視,描繪出一位演員如何在表演與現實之間,慢慢找回內在的平靜。下一步呢?「我很想演演看很有心機的反派,當演員最有趣的部分,正是在於不斷去打開那些『不熟悉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