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商的技術》在韓超高收視率 李帝勳化身白髮商業菁英

文/人物誌

JTBC商業職場劇《協商的技術》,由《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姐姐》導演安畔錫與編劇李勝英攜手打造,劇情講述財閥「山人集團」因腐敗的社內文化、無法跟上新時代潮流,導致集團連年虧損,在赤字突破11兆之際,集團會長決定聘請併購界的談判專家,渴望透過合併、收購,讓山人集團能夠度過當下危機,拯救集團免於分崩離析的結局。

本劇主角「白蛇」尹洙諾由《模範計程車》李帝勳出演,染上一頭白髮,化身冷靜幹練、足智多謀的併購專家,並與吳順英(金大明飾)、崔振秀(車康潤飾)組成山人集團M&A組,一同處理會長交辦的棘手難題。雖說劇情主軸爲艱澀的企業經營,但編導簡白易懂的敘事手法,採用類似單元劇推動主線的安排,讓無相關背景的觀衆也能輕易理解。

▲《協商的技術》由李帝勳出演。(圖/jtbc,下同)

集團面臨天價虧損,整並專家「白蛇」親上火線

面對集團嚴重的虧損問題,集團財務長提議要把賠錢的公司出售,以解燃眉之急,然而洙諾卻提出不同見解,出售集團收益表現最好的建設公司;腦洞大開的提議惹來集團高層不滿,畢竟集團正是由山人建設起步,可謂山人集團這商業帝國的基石。洙諾因爲看似不合理的提議,引來公司常務們的質疑,只是當洙諾解釋之後,會長決定獨排衆議,同意洙諾下的這步險棋……

劇中提到的M&A(Mergers and acquisitions)意即合併與收購,這種商業策略是透過公司間的整合,來拓展市場、提高營運效率等,像是Facebook收購Instagram,既阻止潛在對手的競爭,也使IG擁有足夠的資源支持,進而成爲最熱門的社交平臺。然而,如何決定收購標的、合併方法?絕對不是三言兩語可以交代,《協商的技術》從洙諾的角度,步步帶領觀衆踏進企業併購的精彩攻防。

結合商業謀略、法律攻防,不忘商戰中的人文關懷

原來,洙諾決定出售集團最賺錢的建設公司,是因爲圈內皆明白集團靠建設公司賺錢,一旦開始拋售子公司,便是將子公司不賺錢的事實昭告天下,就算成功出售也無法談到預期金額。因爲洙諾的真知灼見,使得集團免遭競爭對手蠶食鯨吞,但在整並的過程中,還得面對河專務派系的妨礙,洙諾不僅要處理好會長託付的難題,也試圖在辦公室政治鬥爭中成爲最後贏家。

《協商的技術》雖以偏硬題材爲主軸,但仍不忘其身爲戲劇的本質,洙諾解決難題的方法不僅是商業謀略、法律攻防,更適當結合人文關懷,能理解遭整並公司的難處,以他人未曾嘗試的手段創造雙贏局面,方得以在次次危機圓滿化解。本劇檔期強碰《臥底高中》、《機智住院醫生生活》,從首集收視率的3.3%,到最終集的10.3%,翻倍成長的收視率能見韓國當地對劇的肯定。

《協商的技術》共計12集,臺灣則由Hami Video獨家播出。

延伸閱讀

「我們不同,但誰都沒錯」在溝通無效後才明白:最成熟的相處是尊重彼此的想法

用 3 部淺白好嗑的經典商戰電影,窺探企業運作的商戰哲學!

※本文由人物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