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尿不出困擾男人的沉默炸彈 醫師:攝護腺肥大要勇敢啟齒
聯新國際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朱懿柏提醒,男性攝護腺肥大造成排尿異常問題,務必及早就醫杜絕後患。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桃園市一名70歲老翁長年遭受攝護腺肥大困擾,一直以藥物控制病情,最近出現反覆血尿及排尿不順求助,聯新國際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朱懿柏今天指出,經超音波檢查發現膀胱內明顯血塊堆積,評估先安排手術清除血塊,術後仍無法順利解尿,再做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如今已可自行順利排尿。
朱懿柏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臺灣男性自50歲起攝護腺肥大發生率明顯上升,每增10歲發生率增加10%,至80歲高達八成男性受影響,但並非所有患者都要做手術治療,醫師會根據患者排尿困難、頻尿、夜尿等對生活影響程度評估。這名男子有心臟病、高血壓病史,檢出膀胱內明顯血塊堆積,評估先安排手術清除血塊,因術後仍無法順利解尿,再施行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病情顯著改善。
當男性出現尿失禁問題,往往代表攝護腺肥大已進入晚期階段,膀胱功能出現損傷跡象,由於許多男性對泌尿系統症狀難以啓齒,往往延誤就醫病情惡化,曾有民衆因腳腫、水腫就診,才發現長期無法正常排尿致腎臟病變,需緊急洗腎,最後經手術刮除攝護腺,才恢復排尿功能。
朱懿柏呼籲,45歲以上有家族癌症史或50歲以上男性,應養成定期泌尿系統健檢習慣,尤其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尿失禁症狀,應儘早就醫,透過藥物或微創手術多元治療方式,大多可有效控制及改善病情,減少日常不便及防止膀胱功能惡化,及早揪出攝護腺癌,爭取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