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冰梅:像文秀一樣做家鄉的“守護人”
本文轉自:人民網-廣西頻道
“我就是要回來的人”
2018年6月,謝冰梅從暨南大學碩士畢業,隨後在廣州一所高校任教,開啓了教學生涯。然而,一通來自家鄉的電話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
“我們村‘兩委’準備換屆,希望你能回來服務家鄉。”2020年6月的一天,老家的村支書給謝冰梅打來電話,表達了對她回來建設家鄉的熱切期望。這讓她陷入了沉思,“我從小在大賢村長大,對村裡感情很深,小時候日子過得艱苦,就盼望着家鄉富裕起來。”謝冰梅深知鄉村的發展需要年輕人的參與,而她本碩學習的行政管理知識正好可以用來建設家鄉。“總要有人回來,我就是要回來的人。”當時,犧牲不久的時代楷模黃文秀反哺家鄉、擔當奉獻的精神深深觸動着謝冰梅的內心,“你就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年輕人怕什麼,總要有點兒理想。”大學導師這番支持的話,堅定了她回鄉的決心。於是,謝冰梅毅然辭去廣州的工作,回到大賢村。
爲了更好地開展工作,謝冰梅組建起一個年輕有幹勁兒的村“兩委”班子。村幹部隊伍個個都是大專以上學歷,6人中有4名女性,平均年齡33歲,大家工作熱情都非常高,捨得撲下身子、真抓實幹,扛起了振興大賢村的重任。
狠抓環境整治 讓舊貌換新顏
過去,大賢村髒亂差現象比較嚴重,生活垃圾亂丟亂放,蟲蠅滋生、臭氣沖天。村民怨聲載道,環境整治勢在必行。
“當時大賢村集體賬上餘額不到2000元,但環境整治這件事必須搞,而且在2020年年底前一定要完成設施的建設工作。”作爲“指揮長”,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謝冰梅發動村民籌集資金,投工投勞,協調建成了21個村屯垃圾收集箱。通過深入宣傳教育,村民講文明、講衛生理念逐漸形成,自覺清潔堂前屋後、種花養草,人居環境煥發新顏,大賢村變得乾淨清爽,籃球場、圖書館、小公園等公共活動場所一應俱全,大家的生活越來越舒坦。
發展產業引領村民致富路
“村民的‘錢袋子’鼓起來,在村裡有事幹、有錢掙才能真正活得安心。”大賢村環境改善的同時謝冰梅四處奔走、調研,尋求產業發展的良策。村裡有個醬油廠由於不善宣傳醬油銷量一直升不上去,瞭解情況後,謝冰梅重新梳理了產品的優劣勢做品牌、改包裝,凸顯產品優勢同時,她積極聯繫宣傳渠道拓展知名度並聯系直播平臺銷貨,如今,醬油廠每年的產量達到了20萬斤,業務繁忙時會請鄉鄰來幫工,帶動了15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大賢村集體建起了300畝中草藥種植產業園。2024年謝冰梅又引進佔地300多畝投資近3億元的路基圓通養殖設施農業項目,醬油廠、淮山廠、實木傢俱加工廠、三華李基地等一大批產業在大賢村落地,並實現蓬勃發展,帶動羣衆增收致富,大賢村100多名婦女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村民們的話很實在,我聽了很感動,覺得自己沒有白回來。”謝冰梅說。路是走出來的,希望自己每一步路都能勇敢地走踏踏實實地走,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廣西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