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被競業,被某大廠索賠46萬。賠錢負債,不敢告訴家裡
今天,一位朋友詢問關於大廠競業方面的事情。她說自己目前面臨的狀況是校招被競業,公司索賠46萬。面臨賠錢負債,不敢告訴家裡。剛開始大喇叭滿臉疑問,還以爲她是今年的校招生,心想這家大廠底線越來越低啦,連校招生都不放過。後面才得知,她是19年的校招生啊。這......已經脫離了校招生的範疇了吧。估計這位朋友想通過校招生這層身份,讓人覺得她處於弱勢地位,引起大家的共鳴。
從上面圖中可以得知,公司是給了競業期間的賠償。在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硬碰硬,可以給公司認個錯,賣賣慘,擠兩滴眼淚也行,儘量把自己的損失降到最小。因爲咱不佔理啊!
近兩年,競業協議有點被濫用了。
競業限制協議原本是用來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目的是讓那些核心或高層員工離職後在約定的時間內不能從事與原單位有競爭業務的工作。但是現在已然演變成爲一種隱形職場霸凌,很多大廠推行所謂的全員簽訂,不論你的職級高低,崗位是否重要,入職前必須得籤。並且離職後是否啓動主動權在公司。
需要多說一點,互聯網大廠的競業協議雖然是入職前全員簽訂,但離職後是否啓動一般決定權在主管那裡。所以在職期間和主管領導搞好關係是很重要的,最起碼面上要保持尊重。
最近關於競業協議最熱的新聞就是阿里起訴前員工周暢違反競業限制入職字節,將面臨鉅額賠償。
據爆料,目前阿里已遞交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起訴前員工周暢違反競業協議。有人向阿里方求證,情況基本屬實。公開資料顯示,周暢於2017年7月入職阿里,曾經擔任阿里通義大模型技術負責人。今年7月,周暢以創業爲由提出離職,並簽署競業協議。就在很多人認爲他會選擇創業時,突然被爆出已於8月份加入字節,從事AI大模型研發相關工作,職級不低,4-2。
對此有人說,此次賠償估計會讓周暢好幾年的工資都補不上,得不償失。但是大喇叭認爲,一切不好說,要看字節能給到什麼支持。有些公司在同行間挖關鍵人才時,除了不設限的法務支持,連賠償金都能給你拿出來。
競業協議成了打工人戴在頭上的“緊箍咒”。但是作爲基層員工無需太多擔心,一般來說,離職競業啓動概率最大的兩類人羣:核心業務或拿了股票。在競業限制時長和賠償方面,目前從大喇叭身邊朋友的反饋競業限制期限是3個月~2年,其中3個月~6個月最多。競業補償金爲離職前12個月的稅前月均工資的30%~50%/月。
啓動競業後,一般會讓你在每月規定的時間前報備你的情況,如果沒有報備可以不給競業賠償金。以阿里爲例,每個月會給你發送一封郵件,提供一個鏈接讓你上傳材料,包括勞動合同或在職證明、社保繳納記錄、個人所得稅納稅記錄。
下面是網友爆出的某一線互聯網大廠的競業協議。競業限制範圍很廣,能想到的公司幾乎都在上面。
作者:大喇叭。編輯:思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