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宅也能有大空間!善用「角落設計」打造通透又好住的家

在城市小宅的夢想設計──居住在城市中如何擁有花園?在櫛比鱗次的大廈中,如何獲得天光的變換?在單面窗的住宅單位裡,如何擁有自然通風的各種可能……即使是城市蝸居,仍然可以實現美好的家之夢。

一家四口的Work from Home空間,除了如何營造適切的生活與工作場域,更重要的是討論大人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關係。面對挑高4米3的樓中樓空間,因樓梯中置與隔間設計造成原始格局破碎化,分寸設計團隊從重置動線、格局到引入光線着手,更注入巧思打造出數個「角落」,讓居家氛圍多了柔軟與溫度。

解決大梁問題,讓出大窗的開闊

過去空間格局的破碎,主要來自於橫跨整層的巨大主樑。爲了避免壓低樓高造成壓迫感,設計師順着主樑規劃隔間與配置。

首先將樓梯大幅位移至邊側,使3米大窗得以全貌展現;其次在2樓局部降板,向1樓借用高度(例如將洗手檯外移至浴室外),克服樑體的壓低限制,爭取正常門洞的高度,排除原有的空間封閉問題,整體格局因而得以打開。

客廳與中島廚房採開放式設計,也讓居於空間核心的公共區域更顯寬敞。

重使用情境,強化空間互動感

爲了加強家人間的互動性,設計上以「植入兩個以上使用情境」的方式處理開放空間:如廚房與客廳的並聯設計、樓梯與臥鋪的銜接、寢區與更衣室的互融,甚至上下樓層之間也透過清玻璃組合連結。

從橫向到垂直的空間關係得以串接與凝聚。家人即使在不同空間活動,也能隱約看見彼此、相互照應。

情感連結站,讓陪伴不只是存在

在空間中設置「情感連結站」的巧思也值得一提。設計了兩處特別的臥榻:一處設於銜接梯階的窗邊,搭配梯下櫃收納,不僅可作爲貓咪窩,也預留牆凹供屋主栽種綠意;另一處則位於2樓書房,是書架的延伸段,讓父母忙於工作時,孩子仍能在一旁玩耍,是一處能互相陪伴的空間設計。

重整後的空間,光線得以充盈每個角落。全室以80%白色搭配20%跳色,營造簡潔乾淨的視覺效果之餘,也保有個性與活潑感。在最小的裝修介入下,達到最大采光與挑高空間感,最終實現「陪伴生活」的改造目標。

Text/FunnyLi

Photo/分寸設計

※本文由《居心志》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