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鮮事/玉山國中攻玉山 一爬10年了

嘉義市玉山國中以「玉山」爲校名,2016年推動校本課程「玉見名山」,從爬麟趾山到攀登臺灣最高峰玉山,今年屆滿10週年。圖/玉山國中提供

嘉義市玉山國中以「玉山」爲校名,2016年推動校本課程「玉見名山」,從爬麟趾山到攀登臺灣最高峰玉山,今年滿10週年,課程含德智體羣美5面向,培養謙遜溫和、勇於挑戰、激發潛能學生;學生說,「攀登玉山培養不放棄、勇敢追夢精神!」

教師每年帶7年級學生約200人,登上海拔2854公尺麟趾山,結合「家長的1封信」課程,讓家長寫明信片給新進到國中孩子鼓勵期許的話,請導師帶上山將信轉交孩子,許多孩子第一次收到父母親筆信,感謝又感動。

教師把7年級孩子從麟趾山帶到玉山登山口,讓學生遙望玉山。校長鄭振銘說:「玉山國中領孩子行到人生路口,未來人生巔峰要靠孩子們逐步完成」。

8年級攀登玉山前峰,因疫情山屋不開放,2021年調整規畫合歡羣峰探索課程,每年甄選各班4名學生共30人組探索隊伍,經體能訓練、團體動力課程,來回單攻合歡羣峰,讓孩子學獨處,不只體能攀爬,加入自我內心覺察練習,登山教育引導學生體驗感受過程。

9年級每年遴選30名各班體能優異學生,有時登上海拔3239公尺玉山前峰,有時登頂3952公尺主峰,透過體適能知識學習與應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能力,讓學生打開五感,重新認識運動中的自己。帶隊主任張銘修說,「登頂過程看到團隊間互助合作」;黃姓學生說:「在大石瀑下來過程,還好有同學幫我背揹包,不然我真的會走不下來」。

鄭振銘強調,玉山教學團隊把全世界當教室,不論校園角落、社區部落、城鎮鄉野、文化場所、節慶儀式、山野溪流、海洋海岸,都是覺察、體驗、探索、反思新樂園。帶學生挑戰極限、探索自我、師法自然、反思生命;「山是學校,大地是無邊教室,玉山場域讓玉山孩子培養不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