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新鮮事/偏鄉老校變文青!雲林新生國小 共讀站成文化地標

雲林縣元長鄉新生國小爲提高閱讀力,創設「社區共讀站」,內部空間設計極具現代化風格,有如咖啡館,深受學生和社區居民喜愛。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元長鄉新生國小,過去是不起眼偏鄉老校,如今卻以媲美時尚旅店的設計風格,成爲全臺矚目「文青小學」。這所創建於日治時代、擁有百年曆史的學校,近年在師生努力下,完成一場從老舊到創新的「空間革命」,讓偏鄉教育展現全新面貌。

逢少子化,全校僅72名學生,2017年起積極爭取各項計劃經費,陸續翻修校舍。最新完工的「社區共讀站」最受注目,由2間舊辦公室改建,以工業風格結合極簡設計,打造舒適閱讀空間。書櫃、吊燈與客廳式座位區相互呼應,讓人一走進就驚呼,「完全不輸星巴克!」這個閱讀天地不僅深受學生喜愛,也對外開放給社區民衆,成爲村落裡的文化新地標。

校園改造關鍵人物是教導主任羅惠美。8年前她擔任閱讀推動教師,發現學校圖書館資源匱乏,提出「共讀站計劃案」,希望打造讓孩子愛上閱讀的環境。她進修裝修設計課程,親自規畫空間色彩與配置。羅惠美說,所有設計都以學生需求爲核心,「希望孩子在舒適、美感兼具的環境中,自然培養學習動力」。

在她帶領下,校園處處充滿創意巧思:教室採紫黃、藍白等活潑配色;實驗室天花板掛滿齒輪、燒杯造型裝飾;校長室設有咖啡吧檯與空心磚牆面,打破傳統印象。校長張志明表示,「每間教室都是師生共同設計出來的,這是孩子最自豪的學習空間」。

學生對翻新成果驚喜連連,「像咖啡廳一樣舒服,讀書更有動力」,校友感嘆,「沒想到偏鄉也能有這樣的學校,現在的孩子真幸福。」新生國小從硬體翻新到美感教育轉型,不僅讓百年老校重獲新生,也讓偏鄉孩子在設計感十足的環境愛上學習。正如羅惠美所說,「先讓孩子愛上環境,才能適性發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