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事件10年暴增2.4倍 藍智庫籲賴清德落實選前兒少照顧政見
▲根據教育部統計,各級學校共通報校園事件較102年增加2.4倍。(圖/記者許敏溶攝)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根據教育部統計,111年我國各級學校共通報校園事件100,614件,不含疾病事件,涵蓋意外、安全維護、暴力與偏差行爲、管教衝突、兒少保護、天然災害與其他類型,較102年的42,534件增加2.4倍。對此,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教文體育組召集人陳學聖指出,總統賴清德在競選期間多次強調「優化照顧兒少身心健康」,如今上任將滿一年,正是從承諾走向政策落實的關鍵時刻,應積極迴應校園實際需求。
進一步觀察個別校園事件,111年各級學校的意外事件共35,579件,安全維護共7,218件,暴力與偏差行爲共17,272件,管教衝突共2,519件,兒童少年保護事件共32,521件,天然災害事件共1,612件,其他事件3,893件,分別是102年的2.6倍、3倍、2.7倍、3.8倍、1.9倍、3.1倍及2.4倍。
陳學聖表示,雖然教育部目前還未公佈112年之後的校園事件發生數統計,但由近10年趨勢可見,各類校園事件發生數呈現上升趨勢,顯示校園面對突發與高壓情境的情況,持續增加,其應變與處理量能,亟需政府系統性協助,呼籲賴總統應重視基層學校所面臨的壓力與困難,儘速落實「優化照顧兒少身心健康」的政見,整合中央與地方資源,提前部署、全面強化,建立更具韌性與前瞻性的校園支持體系,以使政策落實真正迴應基層需求。
陳學聖強調,隨着校園事件型態日趨多元與複雜,提供學生一個安全、穩定且具支持性的學習環境,是政府的責任。面對基層學校在應變與照顧上的日益吃重,中央政府應積極負起主責角色,從制度規劃、資源配置到跨部會協調,提出具體可行的「校園安全與支持行動方案」,進一步強化支援系統,協助各級學校能良好因應各類挑戰與風險。唯有政府落實積極作爲,才能讓教育現場獲得實質支援,使學校在多重挑戰下持續邁向穩定與正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