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會客室/葉庭甫融合紅樓夢 打造獨特性平教育

武陵高中教師葉庭甫以紅樓夢爲媒介,培養學生同理心與尊重多元的態度。記者朱冠諭/攝影

桃園市武陵高中表演藝術教師葉庭甫,在八年的教學生涯中獲獎無數,經歷幼時霸凌陰影,現在他以紅樓夢爲媒介,融合古典文學與性別議題,打造獨特的性別平等教育,引導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找到表達自我的勇氣與力量。

童年時期的葉庭甫,因不符傳統男性氣質,曾遭受嚴重霸凌,更曾在廁所被潑水、脫褲,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烙印,即使已成爲教師,面對男學生羣聚的廁所仍會繞道而行。但也正是這段傷痛經歷,讓他大學畢業後投身教育,「因爲我發現有些學生不只需要一個老師,他們需要一個走過這些路的大人」。

熱愛紅樓夢的葉庭甫,將林黛玉初入賈府的故事改編爲現代校園劇,使古典文學自然融入性別平等教育。他認爲紅樓夢跨越時代,如同鏡子能讓學生在角色中看見自己,並透過角色扮演體驗不同處境,在演出、討論與反思中培養同理心與尊重多元的態度。

他提到曾有一位原本排斥同性戀的學生,經過近一年戲劇課程後態度轉變,能正向參與討論並發展出深度思考,大學後更能與同志友人和平相處,令他深刻感受到戲劇和藝術的力量。

成長過程讓葉庭甫學會勇敢發聲,不爲爭勝,而爲保護下一個可能受傷的孩子。觀察今日校園文化,葉庭甫覺得環境較過去更爲包容,學生能自信展現自己,同儕間也少了歧視言語。

葉庭甫曾獲中小學人權教案設計全國優等、教育部跨域美感卓越獎。他的代表作「紅樓夢×蝴蝶夢—文學劇場」計劃融合古典文學與當代性別議題,在他指導下,學生們創作的性別議題作品屢獲全國獎項。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