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會客室/國小歌仔戲團 赴美唱出自信

臺中市中和國小兒童歌仔戲團,常受邀國內外表演,每次演出幾乎全校總動員。記者遊振升/攝影

臺中市新社區中和國小歌仔戲團成立十多年,在國內外表演每次都幾乎全校總動員,老師和家長幫忙化妝與接送,這團歌仔戲結合傳統和現代,穿插部分英語臺詞,大小朋友看得眼睛發光。

新社區中和國小全校有卅九名學生,校長張惠玲說,二○○八年,該校教務主任劉怡君教小朋友練唱歌仔戲,後來成立歌仔戲團,每年舉行校內公演,也曾受邀到校外演出,更曾參加臺中市教育局首度舉辦的「國小赴美參與美國國際童玩節表演團隊選拔」,共十二隊參賽,該校以「孟母三遷」獲得特優。到美國表演,這是學生一生難得的經驗和成就。

教務主任劉怡君表示,她對歌仔戲有興趣,自學也認識劇團和志同道合朋友,十六年前教育部推動偏鄉藝術深耕計劃有補助經費,她將自己所學和興趣帶給學生,也請專業劇團與朋友協助,全校只有一年級學生沒參加歌仔戲團。

該校歌仔戲團每次演出前,全校幾乎總動員,老師和家長一起幫忙,學生很興奮,假日也吵着父母帶他們到學校加強練習,希望演出當天唱作出最好的表演;有家長說,孩子參加歌仔戲團後更有自信。

劉怡君說,歌仔戲團融合傳統與現代,動作和音樂都有特色,最近二年更將生活化的英語臺詞帶進劇本,學生練唱時,很自然的帶進英語學習,更能引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中和國小兒童歌仔戲團二○一六年暑假到美國表演是地方大事,但比賽規定只補助十五名師生,歌仔戲團當時有廿名成員,許多學生家庭經濟不佳,校方希望社會各界協助,讓所有團員都能圓夢,完成人生第一次、可能也是唯一一次的出國表演。

後來臺中市教育局補助機票、旅費和訓練費用,社會各界熱心捐款下,師生順利赴美表演圓夢,校長張惠玲說,地方的募款協助令人感動;劉怡君表示,學校長年也獲各界幫忙,包括新社當地的餐飲業者資助學生課後輔導費,大家都出錢出力,協助學生學習各種才藝,這是偏鄉學校特有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