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一不到10人 高雄44所臺南72所
昨天開學日,高雄市楠梓區右昌國小在活動中心舉行新生始業式。記者郭韋綺/攝影
生成式AI闖進校園!聯合新聞網正在調查「大學生使用生成式AI工具的習慣」,誠摯邀請各科系大學、碩博士學生填寫問卷。 ➡️點擊填答
昨天開學日,但少子化浪潮下小一新生幾乎每年都減少,高雄今年新生較去年再減753人,市府表示,全校總人數40人以下小學有16所,啓動轉型優質永續發展3年計劃進行輔導。另,臺南新生也比去年少598人,小校努力發展特色吸引就讀。
高市長陳其邁昨在楠梓區右昌國小新生開學典禮上表示,少子化問題是國安問題,不只地方政府要努力,盼中央也能在減輕育兒負擔的政策上加碼,讓年輕父母願意生。
高雄今年小一新生1萬8968人,較去年1萬9721人減少753人,有1所國小隻招到1名新生,招5人以下19所、10人以下爲44所;若用班級數統計,僅剩1班級多達79所,剩2班級則有45所,其中更不乏是市區學校。高市教育局表示,全校總人數40人以下小學有16所,已啓動轉型優質永續發展3年計劃進行輔導。
大樹區興田國小僅1人入學;六龜區新威國小併入美濃區廣興國小,新生僅6人,成爲今年唯一併校案例,廣興國小校長林敏琦說,新威分校6名新生留在原校區就讀,目前該分校總人數仍有30人。
臺南部分,去年小一新生人數1萬4316人,今年降爲1萬3718人,而各校小一新生20人以下的學校有104所,其中10人以下72所,且非偏鄉也有學校的小一新生人數低於20人,抵扣特殊生後勉強維持2班;爲此,學校都努力發展特色創造口碑,力求翻轉,希望吸引更多家長讓孩子來就讀。
此外,雲林縣宜梧國中原爲口湖國中分部,1974年獨立設校,全盛時期5、600名學生,因淹水嚴重1992年遷至現址,當時學生數還維持500多人,但學生數年年遞減,上學年度只剩5班38人,多名議員提案要求轉型,縣府決定與致誠基金會合作引進KIST創新教育模式經營計劃,縣長張麗善昨揭牌KIST公辦民營的實驗國中,是雲林第4所公辦民營學校、也是沿海第1所。
宜梧國中校長張碩玲說,實驗國小一掛牌,新生馬上增至23人,甚至有3人爲學區外學生,新學年全校共5班52名學生,會導入專題學習法,以家鄉爲基地探索口湖在地海洋生態、養殖產業及社區發展等議題,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