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核能成未來 AI 供電趨勢 法人點名這檔重電廠有機會
華城電機。 記者朱曼寧/攝影
美國能源部(DOE)宣稱爲支撐未來電力需求與淨零目標,2035年新增35GW的何發電容量,並在2040年起能以每年15GW的速度持續部署。法人指出,臺廠方面看好華城(1519)在於小型核能仍需要透過中壓變壓器進行電力轉換,而華城與美國電力公司的合作密切,有望在發電升壓器方面獲得斬獲,新產能將在明年第2季量產,北美AI等基建設備需求穩定。
法人表示,在關鍵的核燃料方面,將向三家美國企業提供低濃縮鈾(HALEU)燃料,推動先進核能技術的測試與應用。擺脫俄羅斯在HALEU的壟斷地位,強化美國的能源自主。HALEU被視爲未來核能革新的關鍵燃料,能讓微型反應爐及新世代核電系統實現更高效能與更小型化設計。
2025年SMR市場規模估計爲161億美元,成長至2033年將達到2,783億美元。核能發電提供更靈活、更具成本效益的解決方案。工業與國防戰略考量核能技術同時具備軍事與太空應用潛力,美國政府正推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其關鍵技術在於核燃料HALEU代表濃縮至5%~20%鈾-235的低濃縮鈾。DOE提供最高1,300萬美元的補助,以分攤先進核反應爐在認證與許可階段所需的費用,並簡化申請流程,支持先進核能快速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