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我》易烊千璽封神之作 紀錄腦性麻痹患者逐夢的深刻詠歎

文/人物誌

2024年上映的中國青春劇情片《小小的我》,由中國導演楊荔鈉執導,曾憑藉拍攝許多紀錄片、獨立電影,屢次入圍國際電影節的她,透過沉靜漫長、細膩真摯的鏡頭語言,講述腦性麻痹少年在家庭與社會夾縫中,苦苦掙扎的成長故事。演員的部分,由偶像出身、現轉型爲演員的易烊千璽擔綱主演,並集結林曉傑、周雨彤、蔣勤勤,一同詮釋這震撼人心的暖心故事。

「四字弟弟」易烊千璽以偶像團體TFBOYS成員身分出道,旋即迅速紅遍兩岸,在電影《長津湖》、戲劇《長安十二時辰》、綜藝節目《這!就是街舞》等許多作品中,皆能看到他活躍身影,無疑是現今最全面的新生代演員。然而,在《小小的我》中,易烊千璽挑戰演出腦性麻痹少年「劉春和」,要能夠完美演出肌肉協調性差、說話困難的病徵,必然是演員生涯中,最爲艱辛的一次挑戰。

▲《小小的我》劇照。(圖/微博,下同)

腦麻病患加入樂團,節奏之間找到存在的價值

電影以劉春和站在天台上的畫面揭開序幕,這已非他首次動了輕生的念頭,因爲腦性麻痹的緣故,人生一直活在失望之中,家庭期待與社會偏見所築成的壓力,一步步摧毀劉春和逐夢的勇氣,活着也只爲了不讓外婆陳素羣(林曉傑飾)感到失望。因爲外婆的樂團缺乏鼓手的緣故,劉春和半推半就加入了樂團,並在練團的過程中認識了少女雅雅(周雨彤飾),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尋回身爲人的尊嚴。

「腦性麻痹」是因腦發育異常或受損,進而影響肌肉控制、運動協調的神經系統障礙,通常在出生前、出生時、出生後不久發生,劉春和也正是在母親生產時用力不當,導致腦部缺氧造成了腦麻。儘管談吐與肢體動作,皆與大多人有所不同,但腦麻患者的智力未必低落,對於文學抱有深厚興趣的劉春和,也有着前往大學深造,爲夢想全力以赴的願景。

電影敏銳揭露身障者的尷尬與無助,易烊千璽從影以來最嚴峻挑戰!

雅雅的出現,讓劉春和20年的人生中,首次體會到了初戀的滋味,儘管這份情感只是自己的一廂情願;透過和雅雅的接觸,劉春和說出自己也是有需求的成年男性,渴望戀愛,也對性感到好奇與嚮往,與一般人並無不同。《小小的我》敏銳地揭露身心障礙者的困境,不透過煽情的情節,而是透過角色的生活點滴,將大衆對於腦麻的認知不足、隱性歧視、標籤化真摯地傳達。

不過,雅雅這個角色的安排,中國許多網友認爲令人不適,因爲她的出現與接觸,在細微表情間表現對身障者的嘲諷,甚至網傳她是詐團成員之一的論調;也有人認爲雅雅就只是每個男孩的嚮往,此一角色只爲凸顯劉春和同樣擁有常人的七情六慾。

擔當主演並獲得壓倒性好評的易烊千璽,曾透露在本片的演出,是他成爲演員以來,攝前準備工作量最大的角色,甚至得去復健中心學習腦麻病患的肢體動作。在電影尾聲,春和在生死前走一關,脫殼重生的他拋棄了對生命的怨恨,脫離家庭並專注於自己的夢想,即便這條路崎嶇難行,劉春和決心讓渺小的自己,也能活出浩大的人生。

延伸閱讀

超現實奇妙物語《小鎮星熱點》:按自己的節奏慢活,守護再平凡不過的日常生活

金馬大獎《一部未完成的電影》:後疫情時代最偉大的紀實電影,「最佳劇情片」實至名歸!

※本文由人物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