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英雄!臺灣第一部本土特攝影集1984年《太空戰士》

電視劇太空戰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84-07-01 郭東泰攝影) 3

「帶着一份正義的愛/把你的腳步邁開/燃燒自己照亮別人/化成一道光彩!」這首熟悉的主題曲響起,瞬間將許多人帶回到1984年。那年,兒時的電視機正播放着一部很不一樣的戲劇——《太空戰士》。當時八點檔主流是古裝武俠或家庭倫理劇,華視卻大膽推出以科幻背景、緊身衣造型,並有「變身」元素的特攝影集,讓觀衆耳目一新。雖然整體與日本特攝技術有很大的差距,但作爲臺灣首部特攝影集,《太空戰士》確實給予觀衆前所未有的刺激。

【推薦閱讀】 我要代替月亮懲罰你!七、八年級生的經典回憶「美少女戰士」 沒有臺詞也爆紅!記得《靈山神劍》的「靈芝草人」嗎?

不過,兒時看着三名主角與黑帝大軍追逐打鬥、唱着正氣凌然的主題曲,也許不知道《太空戰士》的誕生歷經波折。當時,電視三臺對熱門時段的節目類型有輪播協議。根據《聯合報》報導,中視的武俠劇製作單位曾抗議,認爲《太空戰士》雖是科幻劇,但「武打鏡頭太多」,不符合輪播規定,便掀起一波「科幻片打架算不算武俠」的爭論。

此外,1980年代的臺灣社會,電視節目通常被期待有教育功能。像《太空戰士》這樣又打鬥又科幻,甚至有「恐怖」鏡頭的新劇,很快就被盯上。《民生報》記錄了當年新聞局的審查要求:「必須修剪過多的打鬥場面,並在童星演出時謹慎,不宜有綁架等情節。」這反映了當時社會對於節目尺度相對保守的態度。

《太空戰士》在1984年7月作爲八點檔開播,因引發武打爭議並經新聞局要求修剪後,在同年8月5日就被「降級」,改爲週末下午一時的單元劇。短短一個月內,這部戲就從黃金時段撤退。後來,它還面臨了「抄襲日本」的批評,以及因虧損嚴重而縮短集數的困境,最終在1987年6月播畢,成爲歷史的一部分。

今天我們再次回頭看《太空戰士》,或許會對它的特效、角色服裝會心一笑,但他仍是臺灣影視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它不僅是臺灣第一部特攝影集,也帶起後續《月光使者》、《遊俠龍捲風》等特攝戲劇;同時,也是繼《包青天》之後,成功進軍韓國的臺灣戲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