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師傅「買高股息ETF是因為我沒得選」:普通薪資上班族更需要現金流

臺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2022年,我買了一間預售屋,完工的時間是在2025年,也就是今年,在這期間,我用三年的時間,把手上的四百萬股票資產,放大到現在約1800萬的股票資產。

當時我給自己一個目標,三年內好好存股,把現金流衝大,來減輕之後房貸的負擔,這三年期間,我有90%的資金都投入在高股息上...

因爲不是每個人都跟你一樣,一出生就有房產可以繼承,也不是每個人都跟你一樣,年薪破百,更不是每一個人都像你,是公務人員,或者是百大企業的員工。

說真的,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薪資的上班族,薪水不高,還有家庭要養,甚至還有年邁的父母要照顧,當你不斷強調大家只能買指數型投資的時候,去想想,如果你只有一份薪水,在沒有投資產生現金流的情況下,你真的能cover所有的開銷嗎?

如果你能體會,你就會知道我爲什麼這麼重視配息和現金流,爲什麼我要用這些穩定的股利收入當條件,去跟銀行借貸、擴大本金的需求,講真的,沒有股利認列收入,我根本沒辦法貸到現在的信貸,也撐不起之後的房貸,更別說應付生活中一堆看不到的開銷。

而現在我的股息,已經可以完全 cover 所有開銷所以我不再只是選擇其一我可以都擁有指數型:走3~4%提領路線配息型:穩定現金流房東型:收租金、等增值這 就是我努力三年後的成果

◎本文內容已獲 小師傅存股 授權,原文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