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閒置玻璃房,變成“仰望星空”的美育館
編者按:基層黨組織,讓黨和羣衆心連心,共同爲社區“大家庭”出謀劃策、打造未來。基層黨建工作不僅要讓黨員帶頭做表率,爲廣大黨員提供發揮特長、服務人民的舞臺,還要讓居民羣衆有渠道表達自我,成爲關心集體事務、建設美好家園的社區“主人翁”。
“微更新”項目讓“家門口”更美、各類實事項目讓社區變得更好、各種創新舉措讓生活越來越順心……在基層黨建工作的推進下,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令人欣慰的“小驚喜”。
江浦路街道金上海小區是商品房小區,在規劃建造之初,地下車庫人行出口上方設計了一個面積約70平方米的玻璃房,用於出口處遮風避雨。由於玻璃房面積較小,前期並未設置合適的功能,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變成了居民臨時停放廢舊自行車的場所。小區居民林阿姨說,“金上海小區環境非常好,但就是這個玻璃房很破壞氣氛。”不少居民表示,這麼一個地方變成“廢車庫”,不能被好好利用,十分可惜。
隨着江浦路街道啓動“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行動,金上海居民區黨總支將目光移向閒置的玻璃房。於是,居民區黨總支攜手社區規劃師陸勇峰團隊,開始對玻璃房進行規劃設計。
玻璃房的空間只有70平方米,面積不大,可改造的利用價值範圍較小。陸勇峰告訴記者,前期,團隊和居民區黨總支對玻璃房的更新功能進行了多次頭腦風暴,但因爲空間不大,面積較小,所有設想的功能都沒有最終成型。
社區微更新,對象是“微”小之地,但重點卻是“新”的變化。如何才能“新”呢?社區規劃師團隊與金上海居民區黨總支再度進行了多次頭腦風暴,最終在透明的玻璃屋頂處找到了突破口。陸勇峰介紹,透明的玻璃屋頂,是透視星空的絕佳條件。原金上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黃文遠十分贊同,“利用玻璃屋頂看看天空,真是非常好的創意。”
有了“仰望星空”的創意後,玻璃房的改造也就順利了很多。經過4個多月的規劃設計,最終,金上海小區的閒置玻璃房被成功改造成了一座星空美育館。
陸勇峰團隊把梵高的名畫《星空》融入到屋頂的美化設計中,讓小區居民一擡頭就能感受到“天空之鏡”的意境。牆面上張貼着五顏六色的畫作,既是裝飾,也爲社區兒童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70平方米的空間裡配置了許多漂流書架,部分書籍爲江浦路社區文化中心贈送,還有一部分由社區小朋友主動捐贈,居民可在此取閱感興趣的書籍,實現資源共享、增進鄰里感情。
玻璃房浪漫轉身,爲小區居民提供了休閒娛樂的共享空間。居民不僅可以在這裡舉辦攝影展、書畫展,還可以藉助漂亮的玻璃屋頂,感受星辰的魅力。一處閒置空間,就這樣真正成爲“家門口”有溫度、有活力、有趣味、可共享的公共空間和藝術空間。
社區微更新是社區基層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楊浦區全面啓動“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與此同時,楊浦區還依託“三師三顧問”制度,利用社區政工師、規劃師、健康師、社區黨建顧問、治理顧問、法律顧問等社會資源,賦能社區微更新,通過對社區存量空間進行微更新改造,推動建成了一批使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持續提升的微更新項目。
江浦路街道金上海小區星空美育館的誕生,是楊浦區基層黨建“三師三顧問”的生動實踐。“三師三顧問”正積極融入楊浦區“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實踐中,貢獻智慧與力量,讓家園更美好。
來源:上海楊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