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文】杜虹/天選椰子蟹

夏日颱風過後,一早有民衆來電辦公室,說她買下一隻被盜捉的椰子蟹,請我們前往領回。

第一眼看見這隻椰子蟹,所有人的反應都是:好大隻。這是我到墾丁工作以來見過最大隻的椰子蟹,盾背寬達十五公分,重達一千六百公克,整隻形體比壯漢頭部更大。對椰子蟹極着迷的年輕同事說:因爲生長緩慢,這樣的個體應有四、五十歲了,屬神獸級。

這隻椰子蟹,召喚了許多同事前來觀看,保育研究科難得門庭若市。椰子蟹屬數量極爲稀少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有些同事從未見過,初識即遇如此壯碩個體,驚喜之情溢於言表。椰子蟹迷更說這是他來到墾丁半年多來最開心的一天,自覺因爲太興奮午休時間可能無法入睡!整個上午,科室內人來人往,這隻椰子蟹掀起的效應,與牠的體型一樣神妙。

由於棲地喪失與沉重的捕捉壓力,椰子蟹在這座島嶼上要長到如此碩大,極爲不易。多數同事皆稱以往看到的個體只有這隻一半或三分之一。而這隻神獸級的椰子蟹,正因爲被捕捉而來到我們科室。

買下牠的女士,是入夜時經過一處海角公路,見路旁有人手捉巨大的螃蟹,便停車借問原由,對方說是捉來吃或賣。那女士認出是保育類椰子蟹,與對方說明了一番,但對方執意不釋放,女士不忍椰子蟹入人口腹,於是問明捕捉處後討價還價買下牠,隔日通知我們接回。能遇如此慷慨善心人士,也是這隻椰子蟹的奇遇。

文獻記載,椰子蟹是世上現存最大型的陸生甲殼動物,屬陸寄居蟹家族,幼年時也需揹負空殼以保護柔軟腹部,待約二年之後腹部硬化,才能卸下寄居的殼;成年椰子蟹一般爲暗紫或藍灰色。而細看眼前這隻椰子蟹,全身以或深或淺的藍與紫調和棕褐色彩,並以灰藍色斷散的橫紋或密或疏繪飾,盾背中央及節肢相接處則以土耳其藍鑲嵌,高貴綺麗又帶着神秘的叢林氣質。牠肩背一角有大塊舊傷疤,也許是打鬥,也許是天敵攻擊所留下,一身彷彿寫滿難以探究的長篇故事。這樣的神獸,差點被人吃了!

椰子蟹多夜間活動,夜色成爲盜捕者的護幕。一般當地捕捉椰子蟹,多爲海邊活動時偶遇,捕捉後自家烹食或販賣給饕客。將如此珍貴稀有又奇特的野生動物煮食,無疑是焚琴煮鶴、暴殄天物!

午休時間,科室內只留我一人。我忍不住打開椰子蟹暫時棲身的箱籠,對牠低語:「下午就要送你回大自然,回去之後你行動要謹慎小心,看到人切記躲藏好,一兩餐沒吃東西不要緊,安全最重要,你長到這麼大不容易,千萬別再被人捉到!」雖然這樣碎念有些可笑,但我多麼希望牠能懂得我的叮嚀與祝福。

後來以外勤爲主的當地同事回到科室,我對他說來了一隻我見過最大型的椰子蟹。他探看之後說二十多年前他曾在野外遇到比這更大的,但不知牠後來是否被人捉去吃了!

中午過後我們送椰子蟹回大自然。爲安全考量,先向在地陸蟹達人諮詢了野放地點建議,也聽了童年有捕捉椰子蟹經驗的老同事意見(作爲避開區域),再參考捕捉地點之後,我們載着牠向海岸而去。這一次的野放,隊伍頗爲華麗,不少同事都願送牠返回自然家園,親見牠置身牠該存在的地域。

有人開車,也有人騎機車,我們帶椰子蟹來到一處熱帶叢林,然後徒步入林、翻越珊瑚礁岩,走向彷彿天涯海角的海岸。午後天氣驟變,重雲低垂,我們在陽光裡匆匆出門,無人攜帶雨具。大夥兒快步向設定的區域奔去,強風透露大雨將至的信息。一路上,椰子蟹迷興奮地說着有關這螃蟹生命中種種的可能,其他同事相視而笑,完全看懂他今天的心情。這男孩研究所畢業即通過國家考試來到國家公園的保育研究科工作,而自然保育工作大多沒有「完工」的一天,只有一次又一次的面對,事發突然時可能還需獨自應變,對他而言壓力不言可喻。但我想,他今天應該愛上他的工作了。與這隻椰子蟹的相遇,將成爲他日後面對工作難題時的能量。

幾經尋覓後,選定一處有珊瑚礁岩、有樹叢,也有淡水溪澗的所在,讓牠迴歸無人的自然地域。濤聲轟然處,牠向水石之境行去,然後停留在灌叢葉片之下,細長觸角不停地向外搖擺探索,像似與送行者告別。椰子蟹迷獨自蹲在水間礁岩上,隔一段距離拍攝眼底神獸,我攝下他與椰子蟹的合影,彷彿凝結了天地美好的瞬間。不容送行者流連,大雨隨風大步抵達,大多數同事退至背風的巖壁稍稍躲避風雨,椰子蟹迷仍蹲在礁岩上盯着椰子蟹。等了會兒,隊伍離開時有同事硬將他喚回,如果將他留下,他不知何時才肯離去!

回到車前,同事們發稍滴着雨水,但大家神情愉悅,且欣喜上天安排這樣的天氣。因爲這樣的天氣,海岸不會有人活動,椰子蟹有足夠的時間先覓食再躲藏。有人擔心着牠是否再被捕捉,我則安慰:這隻椰子蟹可以長到這麼大,身上有那麼明顯的傷痕也安然度過,被捕捉後還能遇貴人即時伸出援手,應該是一隻超越自然天擇的「天選」個體,相信會平安的。但心底,還是不免默唸:不要忘記我的叮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