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突然的發育倒退,原來是這個病! “美人魚女孩”——Rett綜合徵

正文共:2287字

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

小女孩突然的發育倒退,原來是這個病!

“美人魚女孩”——Rett綜合徵

悅悅(化名)本是個可愛的小女孩, 1歲多會走,也開始會有意識叫“爸爸、媽媽”了,當家人還沉浸在悅悅成長的喜悅中時,現實給了悅悅父母一記響亮的耳光。1歲半左右突然開始變得不愛說話了,走路也變得搖搖晃晃的,手一拿東西就扔掉,而且越來越喜歡搓手、玩手。這讓悅悅的父母十分苦惱,幾經周折,悅悅最終被確診爲“Rett綜合徵”。

01

什麼是Rett綜合徵?

Rett綜合徵(Rett syndrome,RTT)是一種主要累及女性的神經系統發育障礙性疾病,發病率約爲新生女嬰的 1/15000~1/10000,是導致女性嚴重智力障礙的常見病因之一。由於Rett綜合徵主要累及女性,有人將這一羣體稱爲“美人魚女孩”。當然,也有少數男性Rett綜合徵的個案報道。

02

Rett綜合徵有什麼表現?

根據患者臨牀表現的不同,Rett綜合徵可分爲典型Rett綜合徵和非典型Rett綜合徵。

典型Rett綜合徵的臨牀特徵爲:出生後 6~18 個月生長髮育基本正常,隨後出現神經系統發育停滯或倒退,逐漸喪失已獲得的技能(如手功能、語言等),出現手的刻板動作(如搓手、絞手、吃手等),步態異常或無法行走,可伴有呼吸異常、便秘、睡眠障礙、驚厥、磨牙、孤獨症樣行爲等,到疾病後期還可能出現骨骼改變,如脊柱側彎及強直等。

非典型Rett綜合徵患者臨牀嚴重程度不一,或可較典型Rett綜合徵患者輕,或可較典型者重。根據患者具體的臨牀表現,非典型Rett綜合徵可分爲語言保留型(Zappella 型)、先天型(Rolando 型)和早發癲癇型(Hanefeld 型)。語言保留型 Rett 綜合徵患者表現相對較輕,倒退期後可保留部分語言功能和手功能,癲癇、脊柱側彎、自主神經症狀等表現較少見,此型患者生長髮育情況一般正常。早發癲癇型Rett綜合徵以生後早期即出現癲癇發作爲臨牀特徵,發作形式多樣,藥物一般難以控制發作。先天型Rett綜合徵以生後即出現全面發育落後爲臨牀特徵:生後4月內即出現嚴重小頭,生後5月內即可出現發育倒退,嚴重的精神發育遲滯,此型患者預後較差,大部分患者不能獨走。

03

Rett綜合徵怎麼診斷?

Rett綜合徵相對少見,發病早期症狀不典型,多被誤診爲發育遲緩、孤獨症譜系障礙等。當患兒出現發育遲滯甚至倒退、頭圍增長緩慢,以及手部刻板動作、手功能失用等情況時,應警惕Rett綜合徵的可能。Rett綜合徵的診斷主要依靠臨牀表現(表1),基因檢測可協助診斷。MECP2基因爲Rett綜合徵的主要致病基因,CDKL5基因突變多見於早發癲癇型Rett綜合徵,FOXG1基因爲先天型Rett綜合徵的主要致病基因。此外,隨着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多種基因變異(如STXBP1、MEF2C、KIF1A等)被報道與Rett綜合徵相關。

04

Rett綜合徵可以治療嗎?

Rett綜合徵的治療以對症支持治療爲主,目前對於Rett綜合徵患者強調的是全生命週期的多學科綜合管理,需神經內科、康復科、營養科、消化科、呼吸科、骨科等多學科參與。康復治療可維持、改善患兒現有的功能,增強運動能力,減緩關節、肌肉變形、攣縮,協調平衡等,減緩其發育倒退進程。

令人興奮的是,美國FDA於2023年3月10日批准了首個用於治療Rett綜合徵的藥物DAYBUE(trofinetide,曲芬尼肽)上市,意味着Rett綜合徵的治療將邁上新的臺階。DAYBUE(trofinetide,曲芬尼肽)是類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的類似物,可通過減少神經炎症、改善突觸功能等發揮作用。前期的臨牀實驗數據表明,接受trofinetide治療的Rett綜合徵患者的臨牀症狀(如手部行爲、行走和站立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目前還有多項關於Rett綜合徵的治療處於研究階段,相信“美人魚女孩”終有重獲新生的一天!

參考文獻:

1. Neul JL, Kaufmann WE, Glaze DG, Christodoulou J, Clarke AJ, Bahi-Buisson N, Leonard H, Bailey ME, Schanen NC, Zappella M, Renieri A, Huppke P, Percy AK, RettSearch C. Rett syndrome: revised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nomenclature. Ann Neurol 2010, 68(6): 944-950.

2. Fu C, Armstrong D, Marsh E, Lieberman D, Motil K, Witt R, Standridge S, Nues P, Lane J, Dinkel T, Coenraads M, von Hehn J, Jones M, Hale K, Suter B, Glaze D, Neul J, Percy A, Benke T.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managing Rett syndrome across the lifespan. BMJ paediatrics open 2020, 4(1): e000717.

3. Neul JL, Percy AK, Benke TA, Berry-Kravis EM, Glaze DG, Peters SU, Jones NE, Youakim JM. Design and outcome measures of LAVENDER, a phase 3 study of trofinetide for Rett syndrome. Contemporary clinical trials 2022, 114: 106704.

來源: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小兒神經內科

告訴小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