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點出臺灣PCB三大發展新趨勢 這三家利基廠成受惠焦點
利基型PCB廠近來股價強勢表態,成爲投資人關注的焦點。PCB產業示意圖。路透
利基型PCB廠近來股價強勢表態,成爲投資人關注的焦點。摩根大通(小摩)在最新出具的「臺灣PCB、CCL與 載板產業」報告中指出,整體PCB產業出現三大亮點趨勢,將嘉惠臺光電(2383)、欣興(3037)、健鼎(3044)等臺廠。
針對市場投資人所關注的議題,小摩科技產業分析師蔡宗餘指出,首先是預計2027年或之後將導入的Midplane設計(位於AI GPU伺服器運算模組與交換模組之間),會如何影響PCB與CCL市場?
蔡宗餘認爲,影響將是極度正面的,因爲相較目前AI伺服器架構而言,這將是全新的增量需求,僅從材料層級如CCL(銅箔基板)來看,可能就是每年約10億美元的新增市場機會,因其面積與層數都極爲可觀。
由於輝達(NVIDIA)已在新款伺服器NVL 576中導入Midplane設計,未來包括Meta、Amazon也將陸續跟進。蔡宗餘預期,在新的趨勢發展下,高速CCL將成爲主流材料,有利於目前的領導廠商臺光電。
其次,2026年GPU伺服器將轉回多層板設計,供給緊張恐加劇。蔡宗餘認爲,PCB供應鏈在可預見的未來將持續緊縮,甚至可能出現短缺。這種緊縮主要來自於規格快速升級,而有效新增產能仍屬有限。
因此預期將會有更多新供應商加入AI供應鏈,特別是在使用高層數PCB的大型ASIC專案中。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主流GPU伺服器多采用由欣興、健鼎所生產的HDI板,2026年可能轉回多層板設計,使多層板的供應緊縮恐將加劇。
第三,觀察ASIC伺服器的散熱方式,雖然目前(包括第4季)空冷型主板仍是主流,但蔡宗餘指出,液冷型主板出貨有望從第3季開始,且由於下世代晶片最早也要到2026年初纔會問世,因此液冷主板應是供應鏈爲未來可能的散熱技術轉換所做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