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即將亮相 摩根士丹利哀嘆:中國已經贏得全球EV競賽!

財聯社5月22日訊(編輯 劉蕊)5月22日晚,小米即將在北京舉辦新品發佈會,小米首款SUV小米YU7將正式亮相。而與此同時,遠在大洋彼岸的摩根士丹利對西方電動汽車企業發出警告。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警告稱,中國可能已經在這場全球電動汽車的硬件之戰中取得了勝利——就連美國電動車領頭羊特斯拉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

特斯拉已經悄悄“認輸”?

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報告中寫道,在這場全球範圍的電動車競賽中,小米SU7的推出是一個重要分水嶺。大摩分析師直言,對所有以3萬到4萬美元車型市場爲目標的全球汽車製造商來說,SU7從根本上提高了這一價位市場的競爭門檻。

大摩認爲,中國衆多電動車企在同時實現汽車的高性能與高性價比方面表現優異,這一進步速度和規模已經迫使特斯拉改變其價值主張。

大摩分析稱,如果說中國已經贏得了電動汽車硬件競賽,那麼,電動汽車領域的下一個戰場和利潤池就是全自動駕駛軟件和數據。因此,特斯拉已經將其發展重心從“生產最好的汽車”轉向“最好的自動駕駛堆棧”,這被視爲對其原本在電動汽車方面領先優勢日漸減弱的直接回應

摩根士丹利認爲,美國股市投資者過於強調特斯拉近期的汽車利潤率,低估了來自大洋彼岸的中國車企的競爭影響。

關稅擋不住國產電動汽車擴展市場

大摩特別提到,在國產電動汽車公司中,小米的快速發展尤其引人注目。儘管YU7只是其第二款車型,但就連福特的首席執行官也承認,美國傳統汽車製造商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推出類似的產品。當他們趕上來的時候,小米可能已經推出第三代汽車,這意味着他們還需繼續追趕。

摩根士丹利預計,到2027年,小米的電動汽車業務將產生2330億元人民幣(約合320億美元)的收入,大致相當於特斯拉從2020年起的汽車總銷售額。小米僅僅三代車型就能達到這樣的規模,而過去,老牌汽車製造商要達到這一規模往往過去十年或更長的時間。

儘管西方政府可能會利用關稅來減緩這一趨勢,但摩根士丹利警告稱,無論如何,中國頂級電動汽車很可能會找到高端買家。事實上,一些全球汽車製造商已經在探索與中國公司建立合資企業或達成技術許可協議,以獲得關鍵的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同時限制資本支出和執行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