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投資的90億獨角獸暴雷,美籍老闆跑路,全員欠薪
開年伊始,智駕領域傳出“爆雷”聲響,縱目科技深陷經營危機。
根據多家媒體報道,全球“領先”的智能駕駛公司縱目科技突然向員工發了一份行政通知,“公司將在通知發佈起,18點後斷電封樓,員工需要取走私人物品或辦理離職證明。”
開始,外界以爲“假消息”。縱目科技2024年還在行業保持活躍,併入選“全球獨角獸榜單”。
隨後有媒體前往縱目科技及子公司辦公地點看到,“人去樓空,玻璃門被白幕遮蓋。”多位自稱縱目科技“員工”的網友表示,“公司資金流早就枯竭了,欠薪長達4個月。”
媒體在聯絡縱目科技創始人唐銳時大感震驚,“IP顯示在日本”,公司的“二把手”同樣不知所蹤。
公開資料顯示,縱目科技曾罕見完成10輪融資,收穫君聯資本、聯想控股、小米長江產業基金等“頂流”VC/PE、產業資本的多次押注。
資本昔日最引以爲傲的智能駕駛明星,爲何會混到人去樓空、欠薪跑路?
700多名員工近五個月工資未發放
一次不正常的工資發放,將縱目科技的經營困境赤裸裸地鋪開在全體員工面前。
從多名縱目科技員工處獲悉,每月10日是縱目科技的發薪日,然而去年11月10日,員工工資未按時發放,發薪日被延期至每月25日。
轉眼到了11月25日當天,員工們再次被公司通知,無法發放全薪,公司窘迫初見端倪。具體而言,縱目科技員工社保公積金將正常全額繳納,但稅後月薪按封頂1萬元發放。且由於公司經營績效目標未達標並處於嚴重虧損狀態,2023年績效獎金取消,員工合同約定的13薪則暫緩發放。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兩個月。去年12月24日,縱目科技第二次發送全員郵件,宣佈進入低功耗模式,同時發放11月工資。
然而兩個月後,情況未見好轉,甚至持續惡化。今年1月初,縱目科技內部傳聞,即使在低功耗模式下,工資也難以發放,且2024年12月社保公積金遲遲未繳納。今年1月24日,縱目科技CEO唐銳公開表態,建議員工提出離職後自行繳納社保。
1月25日,困境曝光後的第三個發薪日,員工工資未按時發放。1月26日,縱目科技召開全體員工會議,宣佈不再發放工資與繳納社保,正式“停擺”。
2月8日,縱目科技總部在職員工收到行政通知,當日18點後公司斷電封樓,員工需取走私人物品或辦理離職。
近期辦理了離職的瑪麗告訴記者,由於離職通道一度中斷,多數員工是於2月5日收假後,在熟悉流程的同事志願服務下辦理的離職手續,均爲被迫離職。且由於掌握欠薪數據的高管先一步離職,因此瑪麗等員工未被開具任何欠薪證明。
從縱目科技某職能部門人員處瞭解到,欠薪發生前,公司員工在一千人左右,截至今年2月,縱目科技尚有700多名員工,分佈於上海總部、廈門、重慶、湖州、東陽等地的研發中心與工廠。員工欠薪情況基本一致,包括去年10月、11月部分工資,以及去年12月、今年1月全月工資,與13薪,還有被動離職員工的離職補償部分。
10年融資超22億
天眼查顯示,縱目科技的股東總數有54個。
股份最多的肯定是唐老闆,而其他在背後加持的大佬們,都是投資不少,股份不多。
唐老闆是美籍華人,早年清華大學畢業,後來在CSR半導體,幹到了軟件總監,而且貢獻不小,在汽車導航領域,算是小有名氣。
2012年,他回國單幹創立了縱目科技,而且找了一批名校畢業生,進軍智駕市場。
2015年,從A輪融資開始,他就是資本的寵兒。
最大筆融資在2021年,剛剛宣佈造車的雷軍,不僅花了1.51億受讓了幾個老股東的股份,還又投了6000多萬,參與了D2輪融資,但也只有不到5%股份。這次融資,規模巨大,一次D2輪,融到6.3億,基本趕上前5年的融資總額。在2022年3月的E輪融資中,縱目科技融資8.67億元,估值約90億元。
雷軍捧場,之後融資更加順利,10年間的融資總額,達到了22.71億,吸引君聯資本、聯想控股、高通風投、德屹資本等“頂流”VC/PE、產業資本的多次押注。
花錢的大佬們,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比如小米這樣的生態企業,奔着豐富自己的生態鏈的來的;
聯想等創投公司,肯定是奔着財務投資來的,最終上市退出,然後拿錢走人;
而地方國資,比如東陽、湖州、上海浦東、重慶兩江新區、廈門,除了投資,更想要的是產業落地。
結果,現在暴雷,誰的目的也沒達成,倒是唐老闆財務自由了。在融資期間,唐老闆和他母親旗下的公司,沒少轉讓股份,套現總額達到3.8億。
三戰IPO未果
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3月28日,縱目科技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掛牌上市,但在6個月後未能通過審覈。記者留意到,在去年3月衝擊港股前,縱目科技也在資本市場進行了多次嘗試。2017年公司首次在新三板掛牌,但數月後便宣佈摘牌;2022年11月,縱目科技轉戰科創板,但在2023年9月份撤回IPO申請。
根據縱目科技遞交的招股書顯示,2021年、2022年、2023年,公司營收分別爲2.25億元、4.69億元、4.98億元。同期淨虧損分別爲4.34億元、5.88億元、5.64億元,經調整淨虧損分別爲3.82億元、4.77億元、5.16億元。越幹越虧,是縱目科技陷入泥潭的主要原因。
除智駕業務外,縱目科技也在多維度佈局“蠶叢機器人”業務。2024年1月,唐銳宣佈縱目科技全新子公司“蠶叢機器人”正式問世,並正式推出FlashBot閃電寶。同年12月4日,上海縱目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爲RUI TANG(唐銳),註冊資本爲5000萬元。
根據多位縱目科技員工反饋,在今年1月26日召開的全員大會上,唐銳表示,公司一直在與某家寧波上市公司對接業務併購事宜。唐銳提到,公司有意出售智能駕駛泊車業務,但會保留移動充電機器人業務。同時,唐銳還建議有條件的員工自行繳納保險。隨後,在2月4日的員工大會上,唐銳最後一次露面。
唐銳迴應高管拿走回款
目前,縱目科技總部已處於停水停電的狀態。公司管理層的集體離職,讓員工們感到失望和無助。員工們試圖聯繫人事總監,但未得到任何回覆。最終,還是通過股東找到董事長唐銳,才安排了離職通道。但當員工們詢問如何解決欠薪等問題時,唐銳卻表現出無能爲力的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除欠薪問題外,有內部員工告訴記者,此前員工購買的股票和股權激勵資金疑似也被挪用,涉及金額不菲。縱目科技市場部員工小張(化名)向記者表達了對公司現狀的看法:“公司最大的問題在於管理層的失職,尤其是董秘和CFO的戰略失誤,從衝擊科創板、港股到現在的暴雷,問題一直存在。”
參考資料:
《智駕獨角獸爆雷,創始人跑路!縱目科技七百多名員工困境待解》;南方都市報
《小米投的獨角獸,欠薪跑路了》; 投資家
《明星智駕公司縱目科技“爆雷”!曾三戰IPO未果 內部員工》;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