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又爆火燒車 「打不開的電動車門」成監管焦點

從多份現場視頻來看,在該小米SU7 Ultra的車頭高速撞上道路中央綠化帶後,迅速起火燃燒。(取自微博成都天府大道小米自燃影片)

據《界面新聞》報導,上週末在成都發生的一起小米SU7 Ultra嚴重碰撞事故,再度引發外界對這家快速崛起電動汽車品牌的安全性關注。就在今年3月,安徽銅陵發生了一起類似的小米SU7致命事故,造成三人身亡。

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警情通報稱,本次事故造成駕駛人鄧某某死亡,鄧某某涉嫌酒後駕駛。這份通報和小米汽車官方均沒有對外公佈,碰撞事故發生後該車車門是否處於解鎖狀態,而這是外界最爲關注的焦點之一。

從多份現場視頻來看,在該小米SU7 Ultra的車頭高速撞上道路中央綠化帶後,迅速起火燃燒。多名路人蔘與救援,試圖通過拉門和用腳踹門等方式打開車門,但未能成功。消防人員趕到後,用水槍壓制火勢,隨後用工具才破拆車門。

據目擊者對澎湃新聞回憶,儘管車身焚燒嚴重,但涉事小米車輛外觀並未出現明顯變形,整體形態仍然較爲完整。「外車門是個電子鎖,當時無法打開。」

大陸現行的《汽車正面碰撞的乘員保護》國標規定,車輛在碰撞發生後,至少應保證一扇車門能夠打開;而將於明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乘用車後碰撞安全要求》標準明確要求,碰撞試驗結束後,車門必須處於解鎖狀態。

不過,通過上述兩項大陸國家標準的碰撞試驗速度均只限定在50km/h±2km/h。從現場視頻推算,成都碰撞事故中小米SU7 Ultra的車速已經遠超國標要求。

包括小米SU7 Ultra在內,市場上在售的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均採用的電子車鎖裝置,通過整車控制「大腦」,即車載中央計算單元控制自動上下鎖和手機遠程解鎖等。

當車輛發生碰撞時,遍佈車身的傳感器會立即感知到衝擊,並迅速將衝擊信號傳遞至中央計算單元,後者隨即向車門鎖發出解鎖指令。但是,如果發生嚴重碰撞造成中央計算單元、車身控制模塊、通訊系統等控制迴路受損,解鎖信號可能無法傳遞到位,導致車門無法打開。

清華大學汽車系博士、汽車博主張抗抗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指出,爲提高安全冗餘,汽車公司通常會將安全氣囊的碰撞感知信號,通過CAN總線(控制器局域網)接入車門解鎖控制迴路。

當安全氣囊控制器檢測到達到值的碰撞事件時,通過CAN總線將事件上報,由車身控制模塊聯動門鎖控制器執行自動解鎖,以便更快進入救援態勢。

「安全氣囊系統是汽車最重要的安全零部件之一,對碰撞反應最準確。若氣囊引爆,意味着碰撞事故較爲嚴重,也應同時解鎖車門。」

他向《界面新聞》進一步解釋,車門「解鎖」並不等於「打開」。碰撞發生後,車門仍需依靠機械或電控機構才能被拉開。沒有設計碰撞後成氣囊觸發後車門自動打開,是因爲在車身變形、車輛側翻或涉水等複雜場景下,強制開啓車門反而可能造成新的安全風險,甚至讓救援更加困難。

「因此通常設計爲自動解鎖,但打開車門仍需要人員通過主動操作機械或電控機構來實現,這就依賴於打開車門的機械結構或電控結構尚能維持正常功能。」

在正常情況下,車輛依賴高壓供電平臺來驅動門鎖和其他電控系統。但在嚴重碰撞時,爲防止電池起火或爆炸,高壓供電會被設計爲自動切斷,而低壓供電部分切斷、部分保持供電。危險報警燈、門鎖解鎖、緊急呼叫等必要單元將盡可能保持在供電狀態。部分汽車廠商爲了保障低壓供電功能,甚至還設計了雙低壓供電系統。

然而,在極端碰撞事故中,整車供電依然存在完全中斷的可能性。在此情況下,電控機構失效,車門的機械開門機構將會成爲逃生的最後一重保障。

一位小米SU7標準版車主告訴《界面新聞》,小米SU7車門內都應急機械拉手,可在斷電狀態下緊急打開車門。另外,小米產品手冊也詳細提供了從後備箱緊急逃生的方法。

要注意的是,應急機械鎖拉手於車內,需要乘員保持狀態清醒和具有一定行動能力才能順利使用,對於車外救援人員來說,打開車門仍主要依賴傳統的砸窗或拉動配有機械開門機構的方式。

考慮到電子車鎖的安全隱患,大陸監管層已開始制定更嚴格的技術標準。今年9月24日,大陸工信部發布《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要求每個車門的車門外把手也應具有機械冗餘設計,保證事故斷電後能在不借助外部工具情況下,可使用機械釋放功能打開車門。

《界面新聞》獲悉,《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大陸國家標準對門把手的安全功能、結構強度和把手佈置首次作出規定。在此之前,大陸國內現有相關標準僅對門把手的耐久、強度、耐高低溫、耐振動等提出了技術要求。

根據大陸國標要求,近些年行業流行的全隱藏式門把手將退出歷史舞臺。標準徵求意見稿提到,每個車門把手在任意狀態時,應具備手部操作空間,且該操作空間不小於60mm×20mm×25mm。

全隱藏式門把手完全與車身表面齊平,需要電力驅動或機械按壓才能彈出。張抗抗向《界面新聞》表示,其降低風阻、提升續航的作用微乎其微,這一設計更多是出於科技感和品牌形象的考慮。

一位造車新勢力產品規劃人員向《界面新聞》透露,小米SU7、問界M8上採用的半隱藏式門把手符合新國標要求,預計將成爲行業發展方向。這類設計的成本約爲全隱藏式的一半。

「即使加上國標要求的車外機械解鎖功能,半隱藏式門把手的總體成本仍可能低於原有全隱藏式方案。但是,由於新增了一個機械模塊,車門結構需重新佈局,車身模具也需重新開發。」

多位業內人士向《界面新聞》判斷,大陸新國標將於2027年7月1日正式實施,與汽車產品的中期改款週期,重新設計外觀模具時間基本重合。這一技術切換對整車企業的成本壓力總體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