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上市,爲啥新款保時捷Taycan卻逆勢漲價?| 聚侃

引言 |小米SU7與Taycan,相互成就?

3月 28日小米SU7上市後的第二天,主編髮來消息:“小米SU7上市,你作爲保時捷車主有何感想?”

車聚君想了想,回了句“沒啥感覺”,雖然小米SU7常被稱爲“保時米”,但畢竟價格差距太大,考慮保時捷的人羣,肯定不會選擇小米SU7做保時捷的替代品。

誰料在後續的聊天中,主編做了波推斷:“保時捷二手車會大幅度貶值。”

雖然小米SU7跟我沒啥關係,保時捷可不一樣,自2022年的“電動轉向柱缺失”事件之後,保時捷的銷量、新車價格和二手車的保值率都在持續下滑,這是當前的常態,也與保時捷自身的態度和國內的經濟大環境相關。

但會因爲小米SU7上市導致保時捷二手車大幅貶值,這點我不認可。與之相反,個人覺得小米SU7的上市反而間接給保時捷Taycan打了廣告,白送了一波流量。

4月10日,2024款保時捷Taycan上市,指導價100.8-199.8萬元,相比2022款Taycan 89.8-183.8萬元的價格,乍一看整體上浮了10w+,保時捷中國官網的主頁,也隨之變成了小米SU7發佈會上對標的Taycan。

爲何小米SU7上市,保時捷Taycan卻“漲價”?這期就來盤一盤。

一、保時捷是個什麼品牌?

保時捷是個什麼品牌?大家想必有自己的答案:可能是“超豪華品牌”,亦或是定位比BBA略高一些的“豪華品牌”。

那麼法拉利、邁凱倫、賓利和勞斯萊斯呢?相信大多數人會將它們歸爲“超豪華品牌”,畢竟入門級新車的身價相比保時捷又高了一個檔次。

但在筆者個人眼中,是另一種分類方式:賓利和勞斯萊斯是超豪華品牌,而保時捷、法拉利、邁凱倫則是跑車品牌。

這種分類方式,放在2002年前第一代保時捷Cayenne上市之前,相信所有人都會認同,放到如今的2024年,我認爲仍舊可以。當提起“保時捷”時,大多數人腦海中第一浮想起的會是哪款車?

相信不會是Cayenne,也不會是Panamera,而是911。

這就是關鍵所在,雖然保時捷也有轎車、SUV,甚至它旗下的轎車和SUV的銷量遠高於它的跑車,但在影響力層面卻遠遠不及,跑車纔是它的精髓所在。

那麼作爲跑車品牌的保時捷,Taycan對保時捷來說意味着什麼?電動版911?

二、Taycan對保時捷來說意味着什麼?

從Taycan的戰績來看,確實配得上電動版911這個稱號。

2024年1月2日,保時捷研發車手Lars Kern在紐伯格林賽道上駕駛最新款的旗艦性能版本Taycan Turbo GT車型跑出了7:07.55分的單圈成績,該圈速記錄比Taycan Turbo S快26秒,相比特斯拉Model S Plaid快17.6秒。

然而,Taycan並不是電動版911,相比而言,它更像是電動版Panamera,作爲一款中大型轎車,Taycan的車長接近5m,而且是四門四座,如果它是油車的話,對標的也是寶馬M5等級別的性能車。

特別有意思的一點是,2024款Taycan加速最強的一款車型是Taycan Turbo GT with Weissach Package,它的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爲2.2s,採用的是4門2座設計,你可以說它是爲了極致性能拋棄了實用性,但如果一開始就從性能角度考慮,其實Taycan根本就不會是4門的設計。

言歸正傳,說回Taycan在保時捷家族中的定位,車聚君在2021年秋訂車之時,恰是保時捷中國銷量最高的一年,而在當時,Taycan是保時捷唯一有大幅優惠的車型,優惠幅度在兩位數,銷售解釋說保時捷的電車不好賣。

個人認爲:其一,考慮保時捷的用戶,不會太在意油耗,因此電車出行成本較低的優勢對他們來說並不重要;其二,考慮保時捷的用戶,會更在意續航問題,畢竟充電的時間遠大於加油的時間,而時間也是有成本的;其三,有特斯拉Model S和Model X在前,這類人羣對電動車的新奇感已經被消耗得差不多了,換言之,在豪華電動車領域,Taycan還算不上標杆。

所以在中國在售的保時捷車型中,Taycan幾乎是最沒有存在感,也最沒有底氣的車型。

然而,在小米SU7的發佈會上,Taycan成爲了SU7的對標車型,憑藉潑天的流量,在讓小米SU7成爲Taycan平替的同時,也把Taycan推上了豪華純電動車的標杆。

和當年的衆泰SR9和保時捷Macan之間的關係有些類似,但不同的是:當年Macan帶火了衆泰SR9,而如今似乎反了過來?

更有意思的是,保時捷官方對小米的態度與對衆泰的態度截然不同。

當年衆泰的SR9涉及抄襲保時捷Macan的事件,時任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方智勇揚言“要把衆泰汽車告上法庭”。而近期保時捷中國總裁及首席執行官柯時邁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對於小米SU7和保時捷的相似之處,我認爲或許是好的設計總是心有靈犀。”

從“告上法庭”到“心有靈犀”,歸根結底,大概是因爲佔據熱度的主角變了。

此外,2024款Taycan於3月11日全球首發,剛好在小米SU7上市之前,而中國區域Taycan指導價的公佈,則是在SU7發佈之後,保時捷的“漲價”操作,想必有小米SU7上市的影響。

三、看似漲價,實則漲價增配?

最後再來看Taycan漲價這回事,個人感覺,倘若如果沒有小米SU7的對標,考慮目前保時捷在國內銷量下滑,而且新能源市場越來越卷的趨勢下,Taycan就算更新換代,也沒有漲價的理由。

但事實是,小米SU7把Taycan捧成了純電動汽車標杆,既成標杆,Taycan自然也有了漲價的理由。

具體來看,Taycan分爲最早上市的Taycan和後續追加的獵裝版Taycan Cross Turismo車型,而本次上市的最新款車型中,2022款的入門版純電續航430km的Taycan直接被砍掉,2024款的入門版車型直接成爲了Taycan 4 Cross Turismo,該車型指導價100.8萬元,而擁有同樣命名的2022款車型指導價則爲96.8萬元。

如此看來,雖然實際沒有漲價10w+那麼多,但確實也漲了4w。

然而,兩款Taycan 4 Cross Turismo之間也是存在區別的,2024款車型的電動機總功率從2022款的350Kw降到了320kW,但電動機總扭矩從500N•m升到了585N•m,一降一升,最後的結果是2024款的官方0-100km/h加速時間從2022款的5.1s提升至了4.7s,性能是有所提升的,而且電池能量從93.4kWh提升至了105kWh,預計續航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其次在配置層面,2024款Taycan 4 Cross Turismo標配了許多老款車型需要選配的配置,如老款需要花費6800元選裝的360度全景影像、需要2.94萬元選裝的後排液晶屏幕、需要1.25萬元選裝的14喇叭BOSE揚聲器等等,單是這些新增配置的價格,便早已超出了4萬元。

因此保時捷的這波操作,看似是Taycan漲價,但實則是漲價增配。

這波操作下來,新款Taycan既通過“漲價”讓起售價超過了100萬元,進一步穩住了小米SU7流量帶來的“豪華純電動車”標杆地位,而且對於真正想要購買Taycan的用戶,在到店實際瞭解後又能感受到新款車型的誠意,可謂一舉兩得。

車聚小結

上週末,在商場樓下偶遇了一輛小米SU7,對象說:“這個顏色好像保時捷的邁阿密藍呀”。

我看了下,確實有點像,但終究,不一樣。

回顧往昔,我給提了一個問題:我給自己制定的30歲的夢想是靠自己擁有一輛保時捷718,那麼如果當年沒有攢夠錢,保時捷由夢想變成“夢”以後,過了30歲的我現在會選擇小米SU7嗎?

我想,依然不會,畢竟小米SU7對標的是Taycan,而非911。而且,我再喜歡劉亦菲,也不會喜歡對象整容成劉亦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