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首款SUV大爆單!買家等逾1年才交車 對手出狠招搶客
小米YU7劍指特斯拉Model Y。(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小米首款SUV車型「YU7」開售3分鐘訂單突破20萬輛,一小時內攀升至28.9萬輛,至開售後18小時,鎖單量超過24萬輛。然而,根據小米汽車應用程式最新顯示的預計交車時間,標準版需57至60周,Pro版需49至52周,Max版則需40至43周。
若消費者在6月28日鎖定訂單,最遲或需等待至2026年8月(約15個月後)才能提車,最早則有望於2026年4月。
小米創辦人雷軍轉發「小米汽車答網友問」時承諾,公司「一定會全力以赴抓緊生產,爭取早日將愛車交付到客戶手上」。
面對漫長的交車期,陸媒報導,競爭對手如蔚來、阿維塔及極氪等車企,紛紛推出優惠,吸引預訂小米YU7車型的消費者轉購自家產品。例如,消費者若購買蔚來車型,可報銷YU7鎖單訂金人民幣(下同)5,000元。
與此同時,國家新能源車購置稅減免政策將於2025年底截止,2026年起補貼將減半。以YU7標準版售價25萬元計算,若無法在2025年底前提車,消費者需額外支付逾10,000元購置稅。
阿里巴巴旗下二手交易平臺「閒魚」上,已涌現大量YU7訂單轉讓訊息。小米汽車要求消費者先支付5,000元訂金,7天內未鎖單可退款,部分訂單持有者選擇轉讓。
轉讓價格因預計交車時間長短而出現明顯差異,預計7至10周交車的訂單,轉讓標價高達約10,000元;交車期約17周的訂單,標價約5,000元;而需等待50周以上的訂單,轉讓價則約2,000元。急於提車並希望趕搭購置稅減免「末班車」的買家,或會考慮接手此類轉讓訂單。
陸媒報導,目前所有小米車輛均生產自北京亦莊一期工廠,該廠原設計年產能爲15萬輛。廠方自去年6月起實施兩班制生產,並透過加裝機械人挖掘潛能,現時每76秒可下線一輛新車,日產量約1,000輛。
小米預計6月中旬竣工、規劃年產能同樣爲15萬輛的二期工廠,據悉預計7至8月投產,並將實行日工作時長達11小時的兩班制,此工廠有望將提升小米汽車年產能至30萬輛。
相比之下,行業龍頭特斯拉(TSLA)上海超級工廠2024年年產能達95萬輛,年交車量爲91.6萬輛。此外,特斯拉Model Y與Model 3共享約75%零部件,有利供應鏈管理。
對於外界猜測「YU7是否SU7的加高版」,雷軍明確否認,強調兩款車雖均基於Modena平臺開發,但YU7項目有90%零部件爲重新開發。這也意味着YU7難以直接使用SU7的零部件庫存與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