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環10 NFC版本開箱高CP!內建悠遊卡 實測睡眠、壓力偵測驚覺淺眠危機
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開箱小米手環10午夜黑NFC版本,螢幕不僅升級變大、運動功能更多元、沿用的NFC悠遊卡功能也讓手錶不只是手錶,還有支援偵測睡眠,相當實用。(攝影/張明哲)
智慧手環(健康手環)或智慧手錶在功能上愈來愈多元且更實用,聯合新聞網《科技玩家》開箱小米手環10午夜黑NFC版本(Xiaomi手環10 NFC),螢幕不僅升級變大、運動功能更多元、沿用的NFC悠遊卡功能也讓手錶不只是手錶,還有支援偵測睡眠,讓自己發現原來深度睡眠的時間這麼少。
小米手環10 NFC午夜黑色盒裝附有小米手環10 NFC版、專用充電線及說明書。(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版本午夜黑色盒裝相當簡單,裡頭附有小米手環10 NFC版、專用充電線及說明書,首先直搗最多人在意也驚豔的續航,實測小米手環10使用一週,仍有70%的電量、沒電時1小時可充飽電,真的不用怕手環會隨時沒電,不過未支援無線充電功能,還是要透過專門充電線充電,多帶一條線,稍稍有點可惜。
小米手環10 NFC需要用充電線連接開通,也須靠它充電,未有無線充電功能有些可惜。(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續航力達21天,實測用了一週後還有70%電量。(攝影/張明哲)
螢幕加大至1.72吋
小米手環10 NFC螢幕增大至1.72吋AMOLED螢幕,加上亮度可達1500尼特(nits)、又能自動調節亮度,因此大螢幕配戶外陽光下也能清楚閱讀螢幕上內容;機身厚度爲10.95mm、重量僅有15.95克,裝上表帶後依舊輕巧,不會覺得有東西卡在手上的感覺。
小米手環10 NFC爲金屬機身、邊框以噴砂鋁合金打造而成、相當輕巧。(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爲金屬機身、邊框以噴砂鋁合金打造而成、相當輕巧。(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搭載升級的高精密度感測器和增強的專業演算法,提供更精確的健康和體適能追蹤。(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錶帶也親膚好使用。(攝影/張明哲)
想使用小米手環10 NFC,先要充電開啓、再用小米運動健康APP連線配對開通。在預設錶盤「多彩黑鏡」,上面的數據已相當足夠了解,可一次看到當下日期、時間、步數、電量、心率狀況等,螢幕上下左右滑動都有圖示或數據選項可觀看,其中運動模式選項超過150種,打個羽毛球、戶外運動、水上運動都囊括其中,相當方便。
小米手環10 NFC一開始需要透過充電線連結開通。(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可滑動螢幕看到活力值等相關健康數據。(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可滑動螢幕看到活力值及衆多健康相關模式可選擇。(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有超過150種運動模式可使用。(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可隨時測量血氧、心率和壓力偵測,相當方便。(攝影/張明哲)
自己最喜愛使用訊息通知、內見悠遊卡功能、運動模式、睡眠、壓力偵測、血氧全天候監測,透過手機的小米運動健康APP可以觀看更多功能。連動後APP頁面可在健康總覽查看像是卡路里、步數、心率、血氧飽和度、壓力等數據;切換至「裝置」頁面可同步小米手環10 NFC上面的數據,也能在此更換錶盤。
小米手環10 NFC搭載升級的高精密度感測器和增強的專業演算法,提供更精確的健康和體適能追蹤。(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搭配小米運動健康APP可以觀看更多功能,如更換錶帶、同步數據及切換佩戴模式。(攝影/張明哲)
超級悠遊卡可用悠遊付APP
小米手環10 NFC內建悠遊卡功能,因此可以透過手環靠近刷卡機或閘門、輕鬆搭乘大衆交通工具或購物,並能用手環的「卡匣」選項得知餘額。而該卡爲「超級悠遊卡」,可搭配悠遊付APP,以iPhone爲例,打開悠遊付APP後,選擇「悠遊卡加值機」→查看悠遊卡餘額→將小米手環10 NFC靠近iPhone上半部的背後就查詢到,並可以直接在其中加值,相當方便。
小米手環10 NFC內建悠遊卡功能,還是一張超級悠遊卡,除了可在螢幕上看餘額外,也能從悠遊付APP查看並能直接加值。(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內建悠遊卡功能,還是一張超級悠遊卡,除了可在螢幕上看餘額外,也能從悠遊付APP查看並能直接加值。(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內建悠遊卡功能,還是一張超級悠遊卡,除了可在螢幕上看餘額外,也能從悠遊付APP查看並能直接加值。(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內建悠遊卡功能,還是一張超級悠遊卡,除了可在螢幕上看餘額外,也能從悠遊付APP查看並能直接加值。(攝影/張明哲)
訊息設定方面,最常使用LINE,因此可以在訊息通知方面開啓該APP,實測也能完整收到LINE訊息,再決定要不要用手機與對方連絡。
小米手環10 NFC可設定訊息通知,也都能顯示出來。(攝影/張明哲)
實測運動模式 羽毛球也能用
實測在運動模式設定打羽毛球,過程中可見運動時間、卡路里及心率,下方也會因運動狀況顯示不同狀態,實測當下爲「燃脂」,一目瞭然。結束後回到APP點選同步後,在運動項目找到「羽毛球」的運動類別,可顯示更多資訊,並總結當時的運動量「過度」,的確在當下不斷練球累翻(癱);而健走模式則可看到運動時間及行走公里數,會依不同運動模式給予不同數據。
實測健走或是設定羽球模式,會依據運動情況給予不同的數據,健身可看到運動時間及行走公里數,而打羽球則是運動時間及消耗卡路里。(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搭配小米運動健康APP可以觀看更多功能,實測打完羽毛球會出現相關資訊,並會提醒是否運動過量。(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搭配小米運動健康APP可以觀看更多功能,實測打完羽毛球會出現相關資訊,並會提醒是否運動過量。(攝影/張明哲)
實測健走或是設定羽球模式,會依據運動情況給予不同的數據,健身可看到運動時間及行走公里數,而打羽球則是運動時間及消耗卡路里。(攝影/張明哲)
戴着睡覺自動監測
再來讓人驚豔的是睡眠偵測,不需要透過設定,戴上小米手環10躺着睡覺後,隔天就會有數據出爐,實測後,小米手環10螢幕會出現睡眠時數等數據,APP一樣有更詳細的內容。
透過數據才發現自己淺眠的時間相當多,佔了78%(5小時5分)、深眠爲22%(1小時26分)也能看到睡眠等當下的平均心率與平均血氧,被整理出「睡眠品質不太好」,需注意自己入睡時間短及睡眠時間少,可因此督促自己早點睡。
小米手環10 NFC可隨時測量血氧、心率和壓力偵測,也能查看睡眠數據。(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搭配小米運動健康APP可以觀看更多功能,實測睡眠後查看APP發現自己常處在淺眠階段。(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搭配小米運動健康APP可以觀看更多功能,實測睡眠後查看APP發現自己常處在淺眠階段。(攝影/張明哲)
壓力也能全天候觀察
除此之外還有壓力偵測功能,在小米手環10上可進行簡易測量、並在APP設定開啓全天壓力監測,更詳細數據也能在上頭看到,從每日、每週和每月都可以觀察其變化,實測結果我只有輕度壓力,還會分析壓力指數、壓力時間及放鬆時間,但老實說,我每天壓力真的很重啊(誤)。
小米手環10 NFC搭配小米運動健康APP可以觀看更多功能,可設定血氧及壓力全天候監測。(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搭配小米運動健康APP可以觀看更多功能,像是壓力偵測可查看自己是否處在高壓環境。(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搭配小米運動健康APP可以觀看更多功能,像是壓力偵測可查看自己是否處在高壓環境。(攝影/張明哲)
小米手環10 NFC多了悠遊卡功能讓手環不只是手環,幷包含悠遊卡、健康功能包含心率、血氧、睡眠甚至連壓力偵測都包含在其中,加上有超過150種運動模式可選擇,最後還有建議回饋可供查看,配大螢幕及續航力超過1周以上,以該定價來說已高CP值。小米手環10 NFC定價1399元。
小米手環10午夜黑NFC螢幕加大,亮度也提升,觀看螢幕更清楚。(攝影/張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