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股價再創新高,券商觀點卻現分歧
3月18日,小米集團公佈亮眼年報,全年經調整淨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41.3%。受業績刺激,今日盤中小米集團港股股價一度漲超3%,股價再創歷史新高。不過,對於未來小米能否持續維持高估值,券商觀點也出現分歧。
摩根大通:下調小米評級至中性
昨日,小米集團公佈的2024年年報堪稱“史上最強年報”。根據年報信息,小米集團2024年總收入3659億元,同比增長35%;經調整淨利潤272億元,同比增長41.3%,均創下歷史新高;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收入328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小米研發投入高達241億元,同比增長25.9%。2021年~2025年,小米五年研發投入預計超1000億元。其中,2025年,小米研發投入將超過300億元。
不過,摩根大通卻意外下調小米集團評級至中性。其核心觀點爲,雖然小米基本面強勁,但股價的大幅上漲,已經充分反映市場對電動車業務加速增長、智能手機和IoT份額提升以及智能眼鏡、機器人和AI等新業務的樂觀預期。
2024年,小米股價累計上漲121%。在此基礎上,2025年以來,小米累計上漲近70%。截至3月19日盤中,小米創下59.45港元的歷史紀錄,總市值達1.47萬億港元。
摩根大通還指出,小米目前估值水平幾乎沒有留給市場驚喜的空間,12個月遠期市盈率約40倍,估值接近歷史峰值。
多家機構繼續看好小米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機構則繼續看好小米。
高盛在其研報中指出,小米增長勢頭良好,受益於“人家車”全生態系統擴展及核心策略投資。小米SU7 Ultra、15週年產品發佈、上海車展等均被視爲股價催化劑。高盛上調小米2025~2027財年收入和淨利潤預測,目標價升至63港元,給予“買入”評級。
中金公司最新研報認爲,小米2024年四季度業績超出其預期,主要是互聯網業務收入及毛利率超預期,汽車業務毛利率超預期。綜合考慮盈利預測調整和對公司長期汽車及AI相關前景的看好,上調目標價14.9%至70港元。
此外,花旗也在其報告中,上調了對小米的目標價。花旗表示,小米的物聯網、互聯網及電動汽車毛利率均優於花旗預期,但整體毛利率因安裝服務成本激增而低於預期。預計2025年智能手機出貨量1.82億部,毛利率13.6%;電動車出貨量2025年~2027年預計分別爲40萬、70萬、100萬輛,毛利率分別爲21.7%、23.4%、24.8%。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從51.7港元上調至73.5港元。短期催化因素包括AI智能眼鏡、手機MIX系列新品、YU7車型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