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3nm芯片已大規模量產,科創芯片ETF(588200)小幅走高,昨日獲資金淨流入超1億元
5月22日,三大指數漲跌不一,第三代半導體概念持續走強,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000685)上漲0.75%,該指數成分股中,納芯微、滬硅產業與思瑞浦上漲超3%,天嶽先進上漲近3%,南芯科技與思特威上漲超2%。
相關ETF方面,截至發稿科創芯片ETF(588200)上漲0.8%,開盤半小時,該ETF成交額近3.5億元,暫居同標的ETF第1名。資金流向方面,該ETF昨日淨流入額爲1.22億元,截至5月21日,已連續2個交易日獲資金淨流入,累計淨流入額爲1.4億元。該ETF最新流通份額爲164.44億份,最新流通規模爲247.56億元。
消息面上,5月20日,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微博稱,小米玄戒O1,小米自主研發設計的3nm旗艦芯片,已開始大規模量產。搭載小米玄戒O1兩款旗艦,將同時發佈:高端旗艦手機小米15spro和超高端OLED平板小米平板7ultra。
科創芯片ETF(588200)跟蹤科創芯片指數,該指數從科創板上市公司中選取業務涉及半導體材料和設備、芯片設計、芯片製造、芯片封裝和測試相關的證券作爲指數樣本。此外,科創芯片ETF(588200)還配備了場外聯接基金(A類:017469;C類:017470)。
光大證券表示,小米自主研發SoC芯片,對國產芯片意義重大。放眼全球科技巨頭,擁有自研手機SoC芯片的廠商僅有蘋果、三星、華爲等少數巨頭,小米在SoC芯片領域也實現重要突破。
中國銀河證券認爲,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近7,000億美元,呈現穩步回升態勢,且中國將反超美國成爲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隨着AI、5G/6G、雲端/邊緣計算等新興應用的推動,半導體行業將迎來長期發展動力。此外,自主創新進程加速,預計2025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銷售規模將增至14,205億元,工業芯片需求接近2,000億元。Mini LED、Micro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也將成爲重要增長點,預計2025年Mini LED背光車載顯示出貨量將達1,500萬片,較2024年增長約10倍。整體來看,芯片行業在政策支持、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多重驅動下,未來將保持強勁增長。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